《摩登时代》1934-1935年 ©Roy Export SAS / 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摩登时代》1934-1935年 ©Roy Export SAS / 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

  尤金认为,父亲的电影形象和他本人俨然是一个人,“‘流浪汉’是一个贫穷的人,他在社会底层挣扎,渴望得到尊重,不管他跌倒多少次,他总会起身,将衣服整理好,把帽子重新戴好。通过‘流浪汉’的角色,我觉得他(卓别林)传递了他想表达的东西,积极的精神。”

  如果说“流浪汉”是一个时代小人物的缩影,那么后来的《大独裁者》里的“兴克尔”则表达了卓别林的反战思想。在电影的最后,被征入伍的犹太人理发师查理被误认为是独裁者兴格尔,他趁机做了一场“为自由而战斗”的大演说。人们可以从电影里兴克尔的胡子、身材、演说、残酷中认出希特勒的形象,但最终,卓别林用一番激情的反战演说“替换”了这个可怕的独裁者所留下的影响。《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展览中,它和《摩登时代》正好相对,“观众在一边欣赏无声的《摩登时代》,走到另一边,又会听到《大独裁者》中的演说。” 阿德里安·卡迪在展览现场说道。对卓别林而言,有声电影的出现不只是电影形式本身的革新,更是清晰地传达思想和情感的途径。

  卓别林通过喜剧传达了他的思想,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和电影导演之一。展览中展出了不少艺术家的油画、版画、拼贴作品,体现出卓别林形象对于当代艺术的广泛影响: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等艺术家的创作都曾受过他的启发。在展览现场,记者还看到一件“沙滩椅运动装置”装置作品,艺术家杰雷米·戈贝(Jérémy Gobé)将卓别林标志性的走路姿势转化成了装置的机械运动。他们在作品里融入了卓别林的形象,又用各自的风格完成了新的演绎。

艺术家们基于卓别林形象创作的作品 ©余德耀美术馆艺术家们基于卓别林形象创作的作品 ©余德耀美术馆

  “在每部卓别林的电影中,你都会发现一些让你受用的东西。这是因为,在他的电影里,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尤金向“澎湃新闻”说道,每个人对于卓别林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正是他的电影至今仍然拥有生命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