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 摄影 徐伏钢艾芜 摄影 徐伏钢

  6月11日,“纪念艾芜诞辰115周年暨‘艾芜与文化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都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研究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相关学者、专家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学者齐聚一堂,对艾芜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他行走开拓的“南丝路文学”等进行研讨。

  一 艾芜与南行

  “人应该像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是艾芜的人生写照,更是艾芜精神的诠释。

  1904年6月20日,艾芜出生在清流镇,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乡”是艾芜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他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和大半个中国,一生未改的是那浓重的乡音。1921年,19岁的艾芜步行80余里,来到成都求学。4年后,他从成都九眼桥出发,一路徒步向南,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极具特色的一系列南行文学作品。

  鲁迅称赞艾芜是“中国最有希望的青年作家之一。”巴金说:“艾芜是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表示,艾芜是成都“新四大家”(巴金,李劼人,艾芜,沙汀)的代表人物,对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当前对艾芜的研究还不够,应该重新定位艾芜,发掘艾芜,用新的评价来认识艾芜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特别是艾芜笔下的西南边陲文学与南丝路文学,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南亚文化交流互鉴的乡愁。

  二 珍贵佚简重归故里

陈子善捐赠的佚简陈子善捐赠的佚简

  自2013年艾芜故居建成以来,社会各界对艾芜文化研究相当关注。艾芜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龚明德更是倾其所有,拿出收藏多年的艾芜书信和手稿、几百本艾芜作品珍稀民国书刊、艾芜照片等布展艾芜故居乃至如今的艾芜笔下的乡风民俗园丶艾芜纪念馆和初心与使命馆。在“纪念艾芜诞辰115周年暨‘艾芜与文化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华东师大教授、著名文献学家陈子善特别向艾芜纪念馆捐赠了两份珍藏的艾芜相关资料,包括艾芜致华东师大教授汤逸中的一份佚简,还有汤逸中访问艾芜的一篇笔录。陈子善因故未能到场,特委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福春向艾芜纪念馆转交了这两份珍贵资料。

  陈子善在相关说明中叙述了两份资料的来龙去脉:1976年10月以后,上海师大(现华东师大)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释组成员分工南下北上,拜访许多文坛前辈。汤逸中赴成都,面见艾芜。“1978年5月,汤老师把访问艾芜记录整理的复写件寄给艾芜之后,艾芜作了仔细的修改补充。”艾芜将修改件寄回后,1978年7月17日,又给汤逸中写了一封信,再次补充了一些内容,并谈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内部刊物”拟刊登这份谈话整理的相关事宜,“这是艾芜的一通佚简。”

  这份佚简,艾芜使用的是《四川文艺》的信笺,字体工整,言辞谦逊,称汤逸中为“逸中同志”,信中逐一对自己想要修改和删减的地方做了详细而清晰的阐述。 目前,两份资料已送至艾芜纪念馆布展陈列。

  三 话剧《南行记》首演

  从云南到缅甸,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一路上艾芜始终带着书、纸和笔,以及一个用细麻绳吊着的墨水瓶,在小客店的油灯下、野外山坡上,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艾芜的“流浪”,并非普通意义的流浪。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一燕,对“流浪小说”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艾芜写的都是下层人民非常实际的生活,他从那个角度来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看人的本性。”为了纪念南行大师艾芜的“流浪”,为了体现他文字里更普遍、更广阔的对生命的悲悯。

  6月11日晚,四川大学雷雨话剧社改编的话剧《南行记》在新都一中上演,75分钟的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该剧由资深话剧导演方旭执导,四川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苏玥祺编剧。苏玥祺介绍,四月组建剧团,剧本八易其稿,加了许多情节冲突,原版小说更像是群像,我们赋予了剧中人物强烈性格,更鲜明、更有时代特色。看完话剧,有观众感慨地说:“千帆过尽,艾芜笔下写出的那个奇诡、残忍、穷困的世界里,仍于字里行间透出温情、悲悯,因为他不再是个局外人,他就在局中。局外人可以冷眼旁观、抒发感情,局中人却只有常含热泪、互相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