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全力攻坚克难,精准施策,九镇乡充分运用前期脱贫成果,持续优化举措,不断巩固提升,创新开展“三三”工作机制,下足“绣花功夫”,全乡产业质效更加明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脱贫后劲更加充实,“回头看”“回头帮”取得显著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区脱贫摘帽退出和同步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全乡3个贫困村、523户179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93户1709人已实现脱贫,3个贫困村整村退出。

  建强三支队伍,精准发力下实功。一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广泛深入群众走访了解,严格程序考察,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将党性强、素质高、敢担当、有思路、有干劲的年轻党员吸纳进 “两委”班子,全乡遴选、更换“三职”干部8人,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明显优化、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基层堡垒进一步夯实。二是精准派驻帮扶干部。进一步压实乡党委和政府、站(所)、村组干部和上级部门派驻干部对口挂联帮扶责任,插花式安置学校、卫生院干部职工65名,对全乡3个贫困村6个非贫困村550户贫困户实现两个100%全覆盖,实现对口帮扶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三是发扬党员示范引领。按照扶贫抓党建、党建促扶贫的思路,以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为引领,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着力把带富能力强、热心村集体事业的能人动员加入乡贤会,并对党员创办的合作社、种养殖等产业,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全乡规模发展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红心猕猴桃260亩,12名党员组建专业合作社,种植芦笋300亩,辐射带动6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500亩。

  攻克三道难关,精准施策出实招。一是完善基础补短板。紧紧抓住连片扶贫机遇,千方百计保障扶贫项目落地。建成产业路、环线路16.9公里、村道路20公里,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为群众脱贫提供了畅达交通。建成3个村集中安全饮水和55户分散饮水工程,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严格规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高效完成78户289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600余户危房改造加固工程全面完成,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全面达标。村村响和村民网络电视信号全覆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环境持续优化。二是优化产业增后劲。依托“果苗之乡、生态九镇”优势,将产业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贫困户脱贫致富上,逐步增强贫困户主体“造血”脱贫功能,着力在切断“贫根”上做文章,改变“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状。大力巩固提升苗木、药材、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全乡新增芦笋600亩、红心猕猴桃700亩、川明参300余亩,巩固提升核桃产业1300亩,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效益实现稳定增收。三是兜底达标强弱项。严格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对贫困对象动态识别管理,精准制定脱贫规划和巩固提升规划,严格程序化认定、差异化保障,精细比对、精准核实,同步落实、同步推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无力脱贫的400余贫困人口共享政策红利,实现如期脱贫。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将无力脱贫的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与产业合作社进行利益联结,共培育核桃900亩、芦笋200亩、苗木800亩,带动贫困群众800余人参与,人均每年持续增收1000余元,实现“一个协会带动一方”。

  实施三项行动,精准脱贫见实效。一是挂图作战,实施全员攻坚行动。坚持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帮扶工作组和帮扶干部全部立下“军令状”,明确脱贫时间节点,根据项目、类别,分别针对村“七有”、户“七有”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完成时限及责任人等任务清单制作成作战图,倒排工期,完成一项、满意一项、销号一项,保证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全员攻坚。二是感恩奋进行,实施比学赶超行动。强化宣传教育和示范带动,依托“农民夜校”、坝坝会等,深化“战脱贫·感党恩”教育,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32次,政策宣讲和实用技术教育培训20余场次,培训干部群众1.1万人,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和“笃学、朴实、勤劳、尚美”的人文精神深入人心,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彻底摒弃,“我要脱贫”成为困难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三是严格督查,实施考核问效行动。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精准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采取乡挂联领导定点帮扶、乡纪委不定期巡回督察、乡村纪检干部常态蹲点相结合,逐户走访、实地查看、现场办公,既督促指导乡村组干部抓脱贫攻坚,又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帮助纠正工作偏差,下发“问题清单”35份,督察通报22期,并责令相关各村(居)逐项制定整改落实措施186条,如期整改186条,切实实现脱贫既定目标。(来源:九镇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