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阳区茶坝镇,有一位返乡创业成功的典范人物,由农民工到企业老板再到当地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乔胜怀。如今的乔胜怀已经流转了8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了桃子、葡萄、柑橘、梨子”等水果,成立了恩阳区云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恩阳区桃子种植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3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农村70余人的劳动就业。

  近年来,恩阳区茶坝镇政府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扶助困难群众脱贫,从文化建设上扶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以来,茶坝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特色农业大镇、社会事业强镇、旅游开发新镇”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保持经济增长良好态势,实现全年工农业总产值0.8216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共财政收入5319万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12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8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816元,同比增长17%。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围绕村“五有”、户“六有”,紧盯村“摘帽”、户“脱贫”,15名第一书记、286名帮扶干部,尺度不减、力度不松驻村帮扶,强力推进脱贫成效巩固、脱贫对象退出工作。帮助3118人代缴医保,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帮助309人享受义务教育补贴、6人享受“雨露计划”,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医疗保障率均为100%;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9个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幼儿园等基础配套设施,完成2018年度新增C级危房改造工程70户。实施安全饮水分散户供水6户,硬化村组公路 公里,修建金鳌村文化室等活动阵地50余平方米,投入5万元改善章怀村、新寺梁村等村级阵地配套设施。全面完成2018年预“摘帽”村金鳌村、2018年预脱贫户57户203人退出验收工作。

  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加快“现代农业+康养旅游”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步伐,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科学绘制场镇规划,完成2018年度省“百镇建设行动”项目申报及考核验收,顺利入选全区3个、全省300个试点乡镇之一。加速加压推进G245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国道过境6个村17个村民小组400余户村民的土地、林地、房屋等附属设施征拆工作。加快雨污管网建设力度,投资600余万元聘请团队科学规划、进场施工,预估1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集中力量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出台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河道污染治理,召开秸秆“禁烧会”3次,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4次,预估年内创建成功。

  特色产业持续突破。紧随“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精心规划产业环线3条,积极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串联合作社、家庭农场等46家,发展芦笋、藤椒、莲藕等特色产业8000余亩,建成“森林康养”建成水果、养殖等“一条龙”式产业链4条,塑造“云盘蜜桃”等特色品牌4个,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1条,年吸引游客10万人,累计流转土地7000余亩,解决就近务工2000余人次,带动900余户3000余人增收,经济效益超8500万元,初步形成“一中心、两纽带、四组团”的产业布局。

  镇务公开全面加强。推行“全景式公开”镇务,每月1日定时公开重大决策、补助发放、办事流程等,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并对重要事项变“结果公开”为“全程公开”,设置意见征求箱及热线,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以公开促落实、促监督、促改进,形成干部群众良好互动局面。主要做法以《市内动态》专版形式供市委主要领导参阅并在全市广泛交流。

  茶坝镇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建成“四新恩阳”、争当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茶坝镇政府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2019年,茶坝镇将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安排、协调部署,确保新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抓牢经济发展。打好全市“第三轮交通大会战”破除交通壁垒,全力推进省级特色小镇建设争取配套资金,持续巩固“七个千亩”产业发展成效,提升经济带动力,努力开创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新局面。

  坚定不移决战脱贫攻坚。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责任再强化、任务再细化、措施再精准,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和战斗状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坚定不移守住生态底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下决心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八大战役”,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绿色化”。

  坚定不移推动基层治理。全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根除农村黑恶势力,加强镇域内三轮车载客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安全信访稳定。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主体、探索新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用好四项基金,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收入。(杨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