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扶贫路,忠孝难两全,在驻村扶贫路上,巴中市妇幼保健院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记王清瑛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王清瑛,主管护师,中共党员,现任巴中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信息科长、巴州区大和乡方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四川省妇幼卫生信息专委会委员。获得巴中市巴州区2017年——2019年两年任期期满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9年度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巴中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信息科科长王清瑛,2017年5月被巴中市委组织部选派为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方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以后,她带领村两委抓党建、兴产业、搞治理、办实事,实现了基层党建和扶贫产业的优势互补、互动双赢,她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方坝村建章立制、扶贫致富领头人,她用兢兢业业诠释了扶贫干部的角色与荣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全面体察民情 风里雨里战一线

  据了解,2017年5月,王清瑛作为第一书记,来到巴州区大和乡方坝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眼前的方坝村,让她感觉到这里的一切与城里相比完全是两种生活方式。道路泥泞出行难,垃圾遍地脏乱差,无阵地办公难,无产业致富难,邻里不睦老大难……这就是方坝村3年前的真实写照。

  风里雨里,王清瑛始终奋斗在一线,进群众门,听群众言,知群众事,解群众难。方法接地气,群众很欢迎,很快,村民们有啥想法都愿意与她主动交流。

  在走访摸排时,王清瑛发现越是贫困,矛盾越多。在巴州区方坝村,邻里之间少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地边争执、宅基地纠纷、不赡养老人、婆媳不和等。这些看似小事儿,如果没人处理或者处理不好,就容易形成社会矛盾。为此,她和村干部主动承担起了村民矛盾调解员的责任。

  据悉,3年来,巴州区方坝村良好的村风民俗正在形成。多年的婆媳不和,变成了最美家庭;几个“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冤家”,如今都成了好邻居。谈到这里,不少村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纷纷树起大拇指点赞。

  抹去悲伤 鏖战脱贫攻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5月23日,王清瑛到方坝村上任不久,她的母亲突然患病住院,当天她正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研究扶贫对策,由于工作繁忙,无奈中,她将母亲委托给弟弟及家人照料。第二天一早,看着躺在床上虚弱的妈妈,想着肩上扶贫的责任……她毅然泪别妈妈悄悄坐上了去往扶贫村的面包车。

  2017年11月15日下午,王清瑛突然收到母亲病危通知,当她急冲冲赶到家里时,母亲已经合上了双眼。生前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王清瑛心如刀绞,悔恨交加,长跪在母亲灵柩前失声痛哭…… 

  在泪水洗面的自责中,王清瑛和亲人们安葬了母亲。 

  擦干泪水,抹去悲伤,从伤痛中走出来的王清瑛,毅然又回到了工作的主战场——方坝村 。

  产业扶贫 变“输血”为“造血”

  为贫困户寻找务工渠道、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她把一件件脱贫致富的好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

  王清瑛先后为贫困户王永安、王小波、王尔华、张华英、刘荣辉建档立卡。

  近年来,在王清瑛的带领下,采取“农户+业主+支部”入股分红模式,方坝村在加强原有山油桐管护基础上,通过多方协调发展种植青花椒530亩、优质葡萄210亩、樱桃套栽巴药姜黄160亩、巴药枳壳60亩,招引业主发展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猪场两个,另有年出栏200头的养牛场正在建设……带动村民务工提高了家庭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

  争取项目支撑 补齐发展短板

  “以前村里生活垃圾到处都是,没点看相。现在环境变好了,看着路上这么干净,也没人好意思乱扔垃圾了。”村民王东开心地说。

  村里路况很差,是王清瑛跑资金为村里修通了1.5公里道路;村民生活饮水困难,是她与村两委一道争取了8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建好了自来水厂,让全村人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没有办公场所,是她与村两委一道协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修建了村办公阵地、村卫生室、村小学、村文化室和休闲文化广场,并配齐了办公设施及健身运动器材,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防止因病返贫,是她多次协调组织医疗专家团队进村义诊,送医送药,开展健康扶贫教育讲座;易地扶贫搬迁、房前屋后绿化、安全蓄水池建设、C级危房改造……顺利实施,全面完成。

  通过精准扶贫,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如今的巴州区方坝村,村容村貌靓丽整洁,村风民俗朴实文明,乡村产业兴旺发达,困难村民致富脱贫。连久居闹市的城里人来到这里,都真切感受到了这座村庄的生态宜居和无限魅力。

  稿件来源: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