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公安以省厅“五个最强”、市局“三个转变”为抓手,破冰试水,强力推动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取得实效。2018年,在全省2703个派出所开展的“一网考”评比中,巴州公安分局江北、东城派出所在二类所(共380个派出所)评比中分别名列全省第1名、第21名;宕梁派出所在三类所评比中名列全省第13名。

  力量布局最优化,找准发展方向新路径。一是推动警力下沉。调派机关、一线优势警力充实至城区派出所,江北、东城、西城三所由20余人增至每所50人,宕梁、回风两所由10余人分别增至30人、35人,玉堂所(城郊)由7人增至15人,城区派出所总警力上升至230人。二是整合农村小所。立足我区农村警务实际,推行相邻派出所警务互助协调机制和“支部+所队”模式,在小乡小镇实行“赶场日工作制”,使农村中心所民辅警达到10人以上,农村总警力达102人。三是延伸警务触角。深化“互动式”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行“1+3+10+N”模式,将全区400名网格员划归公安管理使用,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推行社区民警进入社区居委会班子任副书记或副主任,统筹管理维稳、安办、社区网格员、辅警力量,有效融合了社区治理资源。

  勤务管理最强化,打造警务运行新机制。一是规范勤务管理。按照“做精勤务指挥,做专社区警务,做强警情处置”的工作思路,将城区所原“三队一室”改设为“一室两队”,勤务指挥室负责综合调度,社区中队实现完全专职化,警情处置中队实行“三班两运行”;农村所采取“一警多岗、一警多能,防打一体,分片包干”的综合勤务模式开展工作。二是精准扁平指挥。融合视频巡防、指挥调度图传、北斗定位等警务系统,接入各类社会视频资源3000余个,打造高效精准的“扁平化”指挥平台,实现了市局与派出所之间的扁平调度实时互动。平台运行实行值班指挥长负责制,按照“一长三岗”24小时值守,并根据“一日工作流程”不间断开展工作。三是务实公安评价。紧紧围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业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三个重点,以推动“督考”为要求,以《公安工作评价标准》为载体,由派出所值班指挥长实时开展警情调度和视频巡查,逗硬发现并通报存在问题,实行工作“日记录、周小结、月通报”制度,大幅提升公安工作评价质效。

  减负扩能最大化,获取提质增效新动能。一是归类刑事案件办理为派出所减负。区局着力推动派出所工作向“精准情报信息、做实社区警务、强化治安防控”三个方向转变,对刑侦、派出所的案件管辖进行了大胆地调整,派出所只受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以下故意伤害案件、寻衅滋事案件和涉黄涉赌刑事案件,其余刑事案件(不包括经侦、禁毒管辖的案件)全部由刑侦大队受理,促成了派出所由“打防管控”向“防管控打”的有力转变。二是归口行政审批职能为派出所减负。区局单独设立行政审批科,变全区公安机关户政办理、行政事项审批为一站式归口办理,既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办事办证效率,提升了辖区群众满意度,切实解放了派出所警力,使其获取了从事基础基础工作的更大动能。三是归集矛盾纠纷调处为派出所减负。根据省委政法委的要求,在社区全面施行人民调解组织进驻,建立起网格—社区—派出所“三级联调”机制,既增加了派出所与司法所的联动调解合力,减轻了公安矛盾纠纷调处的压力。

  2017、2018年,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数量仅占全局14%和10%,全区侵财类案件破案率分别上升4.1%和6%,发案率分别下降10.5%和16%,公安工作社会化评价满意度分别达92.09和93.19。2019年以来,巴州公安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80余起,有效预警并处置化解各类集访涉稳事件160余次,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三江水乡龙舟赛”“巴人艺术节”等重大安保活动40次,进一步推进了警务前移延伸,有效打造了新时代巴州“枫桥经验”。

  智能建设最实化,探索治安治理新模式。一是信息采集“智能化”。统筹公安与政府交换共享平台,立足技术架构顶层设计,以“公安内网、互联网、视频专网”等为基础,以移动式、手持式储存平台、应用平台、管理平台等数据集群为依托,充分实现信息数据采集现场录入和审核,变以往公安一家的“单打独斗”为现在的“警民共建”。2018年,我局信息采集准确率同比上升30.8%,录入速度同比上升40.2%。 二是警务管理“智能化”。以城市“天网”、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整合共享现有视频资源,融合企事业单位、私人自建等社会化视频监控,极大地提升了公安工作的监控视频覆盖面。以警务“两微一端”为载体,以“智安小区”建设为抓手,新增人脸、指纹等智能识别系统,不断增添监控摄像头、指纹门锁、防盗警报器等技防设备,建立小区连接社区警务室和派出所的专网专线 ,着力提升安全预防和接处警工作效能。三是社区服务“智能化”。将治安、交管、刑侦、禁毒、经侦等多个警种的日常防范宣传、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部延伸到警务室,通过警务“减距离”换取社区居民“少跑腿”。督促企事业单位广泛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发动辖区群众购买可供追踪定位的智能手环、“行车卫生”等技术设备,在派出所、警务室购置身份证自动打印机、港澳通行证自助签证机,服务群众实现了“纸质化”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