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威省际党建联动区和谐发展之路
本网讯 宜宾市珙县观斗苗族乡与云南省威信县罗布乡接壤,但在过去,一条边界线“割裂”两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999年,在两省跨界处,有两家长期不和的家庭在街上建起了一道“隔离墙”,并发誓永世不相往来。后来这道墙就成了川滇两省在这条街上的自然分界线。
2008年起,宜宾市珙县观斗苗族乡与云南威信县罗布乡携手,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限制,共同创建了“省际边界党建联动区”;2009年2月,珙威省际联动区中心场党支部成立,以党建工作整合联动边界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开创了省际边界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几年过去,川滇边界共建一个家,带来的是产业发展、社会和谐。
一条街道的两省联动
一脚踩四川,一脚踏云南,在群山环抱的宜宾市珙县观斗苗族乡,有一条“一街跨两省”的街道,名叫中心场。10月初,赶场天,这里依旧是人来人往。
“如今,我们这里也和城里一样,走路不粘泥了。”一名路过的珙县苗族老乡高兴地告诉记者。
但在几年前,中心场被当地老百姓称为 “泥巴街”。2008年,双方乡党委政府通过多方筹资,修通了一条8.5米宽,长1公里的水泥路,这条街仍由川滇两省分而治之。
2009年,四川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高潮后,街上垃圾引发了不少新矛盾——“我们这里讲究门前三包,他们不讲究;我们这里要求定时清扫街面,他们不讲究;我们这里还要对有门面的商住户收取垃圾处理费,他们没这个要求。”珙县观斗苗族乡一名乡干部告诉记者,当时街上的商住户们意见很大,街是两个省的,大家你来我往,“有人跟我说,凭什么我们出力他们享受。”
2009年2月,珙威省际联动区中心场党支部成立后,中心场党支部组建了统一的保洁人员队伍,形成了街道卫生的长效保洁机制,一条街执行统一的治理标准,这条 “泥巴街”才逐渐变了样。2011年,中心场还设立了公共果皮箱12个;新建标准化垃圾池3个;改装了公共厕所1个;设立了摩托车、机动车临停点各1个;与村民签定了“联动区村民卫生公约”等,此外还充实了保洁队伍,全面完成联动区街道亮化工程,并统一设置沿街房屋屋顶的造型与颜色,为街道的沿街房屋穿衣戴帽,硬是把中心场街道打造成了“川滇风情一条街”。
传统产业的两省联动
肉牛养殖是珙县观斗苗族乡当地的一项传统产业,但在过去,地处偏远的川滇交界,行政“割据”阻碍了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如今,这一传统产业已越过省界,来到了云南。
“省际边界联动区”建立以后,边界双方的观斗苗族乡和罗布乡加强了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双边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主要是: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推动生产要素在边界双边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当地农产业的规模化和效益化,力争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2009年,以四川一侧为主体的“苗岭肉牛专业合作社”就把产业链延伸到了云南一侧,在罗布乡的郭家村建立了一个肉牛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罗布乡郭家村泡桐社养牛大户熊明刚激动地告诉记者:“观斗苗族乡的人巴心巴肝地帮我发展肉牛产业,不仅教我技术,还为我从四川争取发展补助。”肉牛专业合作社目前运作良好,2011年共出栏240头,总收入共计约130万元,肉牛养殖产业已基本成为联动区农户养殖的主打产业。
解决纠纷的两省联动
珙县观斗苗族乡与罗布乡接壤地带有川滇两省人口近3600人,当地人把这一区域称为“中心地区”。曾经,这一地区每年都要发生多起民事纠纷、治安案件及群众上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不少矛盾往往涉及到两省群众,所以单凭一方政府的力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党建联动区”建立以后,观斗苗族乡与罗布乡的党委于2008年联合成立了“跨省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省际矛盾协调机制,共同维护边际稳定,成效突出。
中心场有一户黄姓人家和一户陈姓人家,正好位居两省边界处,由于宅基地纠纷,两家关系长期不和,1999年两家在街道旁边建起了一道“隔离墙”,并发誓永世不相往来。后来这道墙就成了川滇两省的自然分界线,两家矛盾也一直不断。2009年10月,经过“跨省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耐心调解协商后,黄某和陈某一墙相隔十年的两只手终于紧紧地握在一起。
曾在观斗苗族乡中心场党支部工作多年的乡干部杨万枝告诉记者,自从建立了省级矛盾协调机制,中心地区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川滇两省的居民相处得越来越和谐。
据了解,2011年,联解小组仅调解了9起省际矛盾,且调解成功率为100%。至今,区域内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一起重大治安案件、一起越级上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