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将记住这一天。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就在当天,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师、四川省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驻村干部赵勇在笔记本中写道:“我们要继续让村里人日子过得更好,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跨过一座座大山,从2017年底起,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就把对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的扶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三年来,学院派出了一大批教师技术骨干,近百名青年志愿者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直接或间接投入经费达到上百万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写下了托普的时代答卷……

  脱贫攻坚:担起民办高校责任

  2017年底,一份文件被送到了托普学院党政领导的办公桌前,这是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文的《四川省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实施方案》,文件明确提出托普学院对口帮扶点是甘孜州丹巴县,而后又将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作为托普学院的定点帮扶村。

  黑风顶村在哪儿?条件怎么样?村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尽管当时托普学院党政领导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村子的实际情况却还是让他们“吓了一跳”。

  黑风顶村,村如其名。“站在山上怕摸天,睡在地边怕滚坡。身边刮过高原风,脸面敷上高原红。”,这就是昔日丹巴县黑风顶村的真实写照。如果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说说这里的艰难,每一个人都能倒出几背篓的苦水。由于海拔高,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土地异常的贫瘠,农业生产还在使用最原始的耕作方式进行。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村寨里的青壮年们只得选择外出务工,有些人一去就是好几年。

  黑风顶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扶贫工作怎么展开?从哪些方面开展?如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摆在学院党政领导面前的难题。

  2017年底,托普学院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学院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确定了既要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帮扶基本任务,又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智力等优势开展创新性帮扶。

  学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身先士卒,多次前往海拔3400多米的黑风顶村,深入调研、走村串户、慰问村民。同时,不断与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分别进行对接,向对方介绍学院的特点和优势,并仔细了解对方的需求,为落实和推进学院对口帮扶丹巴县的扶贫工作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确定了目标任务,学院还制定了详细的帮扶工作方案。

  在2018年,学院与丹巴县政府签订了《对口扶贫帮扶协议》,将紧密围绕丹巴县2018年摘帽脱贫目标,充分发挥丹巴县的资源优势和托普学院的人才智力优势,细化帮扶方案、突出帮扶重点,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智力优势、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学院在信息技术研发、培训,心理健康培训和电子商务等方面优势资源,全力助推丹巴县在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提升,提升老百姓脱贫致富能力,改变老百姓的生活观念,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同时着眼于扶贫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不断细化、推进帮扶计划,又先后出台了《2019年对口帮扶工作计划》、《2020年对口帮扶计划》、《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要点》等,这些工作计划和要点为扶贫工作的各个阶段都找准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使扶贫工作落在实处,把扶贫点子植到村民心中。

  科技扶贫:让信息化点亮“丹巴县教育”

  由于丹巴县地处偏远,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非常滞后,“要想富,先修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网上“修路”,构建网络信息扶贫体系,对脱贫攻坚作用巨大。为此,丹巴县喊出了“越是落后,越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穷州更要办现代化的教育”的口号,而托普学院恰恰是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此前,丹巴县所有的中小学的学生档案还全部都是纸质档案,放在档案室里统一管理,费时费力,可分享性差;而且每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轨迹也不能掌握。学院在与丹巴县深入交流沟通后,决定为丹巴县“量身定做”一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丹巴县教育局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2018年3月,学院时任党委书记杨秉楠牵头,院长助理、计算机系主任白俊峰和计算机系骨干教师一行再一次来到丹巴县,与县委县政府召开座谈会,县里所有中小学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根据各学校实际,提出了各自学校的关于素质综合评测系统的需求和设想。当天,学院一行收集了近百条需求。

  “各个学校的需求太多了,如果要满足所有学校的需求,这样一款软件的开发难度太大了。原本的预期是开发一款单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测系统,但是沟通之后,我们才了解,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学生素质评测,还要满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各方面的需求,功能要涵盖学生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动筛选等内容,难度很大。”第一次与丹巴县各学校的沟通后,白俊峰感受到了研发上的难度。

  为了又好又快地推进系统研发工作,学院在全院教师中挑选了20名计算机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成立了专项小组,由计算机系主任白俊峰担任组长,并在全院范围内挑选了100余名优秀学生,参与该项目的研发。

  “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决定要做,就得做好!”在系统研发之初,研发小组为了准确地把握丹巴县教育系统对于软件的需求,又多次与当地教育局、各学校负责人、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沟通和调研,最终确定了这款系统的主要功能构架,明确了该系统的覆盖阶段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全阶段,能够满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三方面需求,并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学校不同指标和分值配置不同的参数,进一步规范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评价等需求。

  确定了构架后,就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开发基础工作,20名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生们加班加点,从写代码开始一步步推进,而开发刚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研发组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软件的开发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占用太多了,难度也太大了,把这个软件的开发融入项目式教学的形式不太合适,我们还是决定,由老师们自己来!”

  就这样,20余名骨干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外,不分日夜地投入到《丹巴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研发中。“为了尽快地完成这个软件,那段时间我们的老师经常是住在办公室的,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起来就继续写代码。”白俊峰介绍。

  2018年12月15日-17日,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丹巴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第一版完成了,研发小组前往一行再一次来到丹巴县,对系统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并组织了软件使用培训,丹巴县教育局及各学校的53名教师参与培训,《丹巴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第一版顺利投入使用。

  据白俊峰介绍,这套素质综合评价系统由“主管部门管理”、“学校管理”和“移动端管理”三大模块构成,涵盖了软件平台管理、系统权限管理、参数设置、校情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家校互动、留言互动、评价及查询等功能。该系统能在PC端和移动端使用,有机地将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主管部门监管和家校共育,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

  丹巴县教育局局长许林表示:“学院免费为丹巴县开发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软件,对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成才,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软件也非常切合丹巴县的实际需要,我为丹巴县成为甘孜州率先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而感到自豪。”

  “这套系统经初步估算大约市值200余万人民币,我们的团队不到20个人,在8个月的时间内就给做出来了,后面还根据使用情况更新了一次系统,克服的困难和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这算是我们丹巴县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贡献交上的一份‘成绩单’,当地的教育局、学校也对系统打出了高分,他们很认可,但我们的工作,远没有结束。”白俊峰介绍。

  2019年,针对丹巴县教育系统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V1.0》过程中提出的新需求,学院研发组对软件再一次进行了升级、测试和线上大规模的培训,7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V2.0》研发完成,在软件的验收过程中,得到了丹巴县委、县政府以及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党建扶贫:让基层堡垒“强”起来

  2020年9月,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党支部书记唐金玉早早地起了床,这一天,他与太平桥乡其余的十余名村干部将在托普学院机关第二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走出大山,来到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农科村及托普学院,参观先进学致富经验。

  在2020年年初,托普学院把组织太平桥乡村干部、党员“走出大山看世界、参观先进学致富”,积极引导并培养更多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列为了2020年扶贫工作要点,这一次的旅行正是为了完成这一项约定。

  在这件“小事儿”的背后,是学院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对接融合,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助力党建,走出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党在贫困地区的执政根基筑得更牢、战斗堡垒建得更强,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将党建与扶贫有机结合,拓宽农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才能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学院机关第二支部书记何毅说,有一个好支部带领大家干事创业,比有形的财富更重要,更能管长远。

  这次带着村民走出大山看世界,就是学院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之一。太平桥乡的村干部先后观看了战旗村的党建工作、集体经济的规划和发展,了解了战旗村建设与发展的成果,边看边拿着手机记录着。太平桥乡丹扎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成参观完后,感受颇深,他说:“看战旗村的发展真是不敢相信,乡村原来可以这样发展,特别是在产业振兴方面,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释放村集体经济红利,走共同富裕道路。一定要把这种发展模式带回去,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当了解到黑风顶村党支部建设经费奇缺,学院党委发起了“精准扶贫助黑风顶村共奔小康的爱心捐款活动”,全院师生员工共捐资107850.61元,全部用于黑风顶村的党支部建设、购买小牛饲养增收等乡村建设中。

  学院党委主要领导还到黑风顶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2020年10月,学院党委书记沈邦兵,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丁高明等到丹巴县太平桥乡,与太平桥乡党政领导召开座谈会,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对黑风顶村帮扶对象捐赠仪式,学院领导班子在现场向黑风顶村的帮扶对象捐赠15000元,助力村民过上好日子。在贫困户家中,杨秉楠、沈邦兵、丁高明还与乡亲们亲切交谈,询问乡亲们的身体状况、政策落实情况等,并代表学院送去了生活物资,乡亲们也对学院的慰问表达了深切的感谢。

  同时,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对扶贫工作的统领作用,学院派驻丹巴县太平桥乡黑风顶村扶贫干部、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赵勇定期为在村全体党员上党课,不断推动该村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学院还与丹巴县黑风顶村签订了《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双方在党建工作互助、党员教育互动、扶贫帮困互助、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

  “在与学院支部共建后,黑风顶村的党员干部都争着为脱贫建言献策,积极走村入户结对子,把乡亲们的精气神提起来了。”唐金玉欣慰地说,现在整个村子面貌一新,村民收入增加,工作运行也更正规,一切都按制度办,全部公开透明。

  人才扶贫:打造脱贫攻坚“智囊团”

  学院深刻认识到要想帮助黑风顶村真正摆脱贫困,必须协调尽可能多的力量。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为此,学院选派了经济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易健和信息中心专业教师赵勇为驻村扶贫干部,先后驻扎在黑风顶村,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

  “深入到农户家中,行走在田间地头”,这是托普学院驻村干部易健在黑风顶村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托普学院其他驻村干部的生活缩影。从“象牙塔”到“乡土间”,“沉下去、蹲到底,为群众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成为了驻村干部在“第二战场”上的朴素誓言。

  易健在工作中发现,部分村户档收支台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便根据县上提供资料设计出“太平桥乡收支台账电子档案模版”,解决了大家在核算贫困户收支数据时遇到的数据量大、逻辑烦杂、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利用“模板”,黑风顶村只需将贫困户每月的收支台账填写完成,年度汇总表将自动提取生成数据,并按照公式自行核算年度总收入、人均月收入等信息,不仅保证了核算的数据准确,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对核算贫困户收支台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易建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充分依靠地方各级组织,因地制宜,带领村民积极开展电商、财会等相关工作,并把电商引进到村民当中,帮助带领群众开展种植中药材、特色大蒜,养殖高山土鸡等产业,人均同比增收1805.9元,改善了黑风顶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引领贫困村实实在在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2018年6月,学院团委还开展“走进丹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6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为了绘画组、武术组、手工组、舞蹈组,走进丹巴县当地的两所小学——太平桥乡小学和希望小学,开展支教活动。2019年6月下旬,学院又组织20余名学生组成“麦田里的守望者”志愿者服务团队,在丹巴县的太平桥乡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支农、普通话普及、宪法推广、下宅龙希望小学支教和开展农副产品调研等等。

  三年间,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学院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先后前往帮扶村实地调研、慰问近40次,将学院优秀教师骨干、青年志愿者团队等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力资源输送到丹巴县,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联系到县,帮扶到村,摘帽到户,全院师生一股韧劲,一张蓝图,一干到底,写下脱贫攻坚的托普篇章。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托普学院的持续努力下,黑风顶村170户710人成功脱贫,太平桥乡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顺利通过了县级验收,圆满完成了全乡整体脱贫目标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托普学院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振精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