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菜价、猪肉、水果价格同比涨幅都超过了10%,其中蔬菜涨幅第一,上涨17.4%。这让不少人惊呼:蔬菜水果都吃不起了。大家的感受是不是真的如此呢?5月17日,天府早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打探。

  市民

  感觉菜价比去年贵了一倍

  5月17日,天府早报记者前往成都市天涯石菜市场打探了一番,中午时段提着或推着菜篮子买菜的居民还真不少。

  居住在附近小区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她基本每周都要进四五次天涯石菜市场买菜,能明显感觉到菜价涨了。“我感觉很多以前1元一斤的青菜,现在都要四五元了。你看,这是我买的莴笋叶子,买成4元一斤,还买了西兰花,去年两三元都卖过,现在要卖5元1斤。”唐女士说,“我还买了两根白萝卜,也接近2元一斤,我印象里去年白萝卜六七角都买得到。”此外,唐女士还买了几根胡萝卜和半斤菜豆,手上提着的几样蔬菜共花了32元。“我个人的感觉,今年蔬菜价格比去年贵了一倍。”

  花甲之年的蔡婆婆也常常在天涯石菜市场买菜,当记者问及她感觉到蔬菜是否涨价时,她立马回应说:“涨了,长得太凶了!这么说吧,以前买菜,想吃什么菜就直接拿起口袋往里面装就是了,花不到啥子钱。现在可不一样,价格不问清楚就随随便便地买,可能一下子就要花好几十块。”蔡婆婆打开菜篮子里的口袋说,“这是我刚刚买的番茄,5元一斤,买了6个不算大的就花了12元。我还连续问了好几家才买的,有的店还卖6元一斤。”

  另外,记者还在该菜市场内采访了一位较年轻的买家小田。比较之下小田行色匆匆,买菜也颇为随意利落。小田坦言现在和父母居住,平时基本上不会亲自买菜,对价格涨没涨、涨了多少并没有什么概念。“但蔬菜价格的确比我想象中的要贵。今天逛了一下,印象里就大白菜、莲花白好像低于2元一斤,大部分的菜价都在4元以上。”小田还玩笑说,“现在网上大家不都这样说吗——贵得想自己种!”

  菜商

  番茄韭黄等价格还处于高位

  随后,天府早报记者也在天涯石菜市场内了解了部分蔬菜价格。莴笋3.5—4元/斤、西红柿5—6元/斤、大葱6元/斤、冬瓜3元/斤、丝瓜4—5元/斤、西兰花5元/斤、大红椒10元/斤、小辣椒8元/斤、二荆条小辣椒10元/斤……和前往菜市场买菜的大部分市民感受差不多,蔬菜价格普遍很贵。市场内一位菜商在回复记者询问蔬菜涨价时表示,“蔬菜价格确实涨了,主要是蔬菜拿得本来就贵。”这几乎是天涯石菜市场内大部分菜商的一致回复。

  这一点,记者在中道街附近的一家社区蔬菜店内同样得到了证实。经营这家蔬菜小店多年的丁大姐表示,他们家的蔬菜基本上都是从成都洪河批发菜市进回来卖的,蔬菜进得贵,自然卖得就贵。“不瞒你说,我们大部分的蔬菜一斤基本上只有4—7角钱的毛利润,如果再算上损耗,利润就更低了。”丁大姐坦言,“我们的大葱、白菜等,进回来一直都是剔除得干干净净后才卖。”

  丁大姐指着菜店内的蔬菜告诉记者,莴笋2.5元一斤、小白菜2.5元一斤、飘儿白2元一斤、黄瓜2.8元一斤、茄子4元一斤、大青椒5元一斤、苦瓜5元一斤、二荆条8.5元一斤……“虽然价格听起来贵,但其实这几种蔬菜价格和上周相比都降了一些了。尤其是黄瓜降价很厉害,上周都卖到了4元。”她说,“蔬菜就是这样,说涨就涨,说降就降,一天一个价。”

  不过丁大姐也坦言,也有的蔬菜价格一直都处在较高水平。“比如韭黄,现在买10元一斤,新鲜上等韭菜有时候还要买11元、12元一斤。还有大红椒,8.5元一斤,已经维持这个价格很长时间了。”另外,番茄的价格也令丁大姐有些无奈,“番茄卖5元一斤,但进价都是4.5元一斤,并且不除框不除皮,没得啥子利润了。”

  未来

  果蔬价上涨是季节性短期冲击

  不具有持续性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也就是说,无论是发布的数据还是广大市民以及菜商的感受,蔬菜价格确实涨了不少。

  同时,根据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4月份成都蔬菜价格仍然呈现出涨多跌少的趋势。监测的大白菜、大青椒、芹菜、西红柿、土豆、莲藕等23个蔬菜品种中“15涨7跌1平”。4月份成都综合平均零售价为4.16元,环比上涨1.56%,同比上涨27.51%。15个蔬菜品种价格涨幅在0.73%—34.13%,其中大白菜价格涨幅最大。7个蔬菜品种价格跌幅在1.09%—16.52%,其中黄瓜跌幅最大。而黄豆芽价格环比持平。

  对于蔬菜价格涨多跌少的趋势,更多的观点认为问题或许出在了生产端和流通环节。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的最新回应也佐证了这一点,比如水果,去年秋季北方水果欠收是目前水果价格上涨的主因,猪肉价格上涨是由于猪瘟导致猪肉减少。而蔬菜减少往往是受到极端天气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中国气象局早前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称,2018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等,这往往会导致蔬菜产量一定程度的减产。

  对于全国性果蔬价格普遍上涨,业内人士还表示,除了天气因素,生产端本身以及流通环节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即便是物资没有减少,但流通环节的成本加大了,最终落到菜篮子,就是物价上涨。

  日前,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鲜果鲜蔬价格上涨是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未来CPI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物价平稳有坚实的基础。

  纵深

  理性看待价格波动

  “水果自由”无须焦虑

  近日,水果价格上涨话题引发热议,“好荔害”“苹果价格创十年新高”等现象被网民频频吐槽。从年初追求“车厘子自由”到“香椿自由”,再到追求更多品种的“水果自由”,网民们纷纷调侃:初夏的味道,只有钱包知道。

  “涨是涨了一点,但没有那么夸张。”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众彩物流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水果价格有所上涨,但在正常的价格波动范围内。比如白糖罂荔枝去年8斤装一箱80—90元,今年120元一箱,同比上涨30%。但目前荔枝处在上市初期,等到端午节前后大量上市,价格会有所下跌。

  “从国产水果看,猕猴桃、苹果、荔枝等热带水果都涨价了,平均涨幅在20%左右。”盒马鲜生相关人士分析指出,涨价的原因主要受天气影响。今年全国大范围遭遇异常天气,如四川、海南、江浙沪一带等,导致减产严重。像苹果这种日常消费的大品,去年底也开始大面积减产,导致今年库存较少,价格上浮。

  此外,随着近年来水果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精品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品质和档次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上行。

  “水果也好,粮食也好,都属于农副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是正常规律。”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说,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量少时价格上升,量多时价格下降。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后期CPI将相对平稳运行,全年涨幅将保持在预期目标范围内。综合兴业银行、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首席专家的预测分析看,大多认为当前CPI趋势属于温和水平,不构成通货膨胀预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