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探索殡葬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原标题:泸州市探索殡葬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如何摈弃殡葬陋习,探索出社会认可、生态节地的殡葬模式,形成殡葬文明新风尚呢?”近年来,泸州市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探索总结出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出台、二带头、三宣传”助力“零燃放”
泸州市出台了《关于禁止在殡葬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从殡葬区域相对集中的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试点实施“零燃放”,已初见成效。
制订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带头转变观念、节俭治丧、节地安葬、文明祭扫,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政策出台后,抓住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点,在墓园周边、城市社区、公园、公交车上等,以滚动播放LED电子宣传标语,宣传片、发倡议书等生动新颖的形式,宣传殡葬生态文明政策,向群众“广而告之”。
“普惠+公益”助力“生态节地”
从今年3月1日起,泸州市全面施行“普惠殡葬”,免除城乡群众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5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有效减轻了城乡群众丧葬负担,促进了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全市还建成全川最大的节地墓葬群和花坪生态墓葬群,节地安葬逝者可达2.2万人;2018年组织全市7个经营性公墓开展“节地生态葬”公益捐赠活动,免费向社会捐赠鲜花葬、树葬、草坪葬、壁墓葬等节地生态穴位200个。
“创新思维”助力“文明祭祀”
今年,走进泸州城区的公墓陵园,在青青翠柏间,是一束束鲜花、一根根黄丝带、一张张心愿卡等代替了传统的香烛纸钱,感觉空气清新了,环境变得更美了。
除了公墓陵园,泸州市还新推出形式多样的悼念模式,开启祭祀新风尚。倡导群众视频追思、填写时空邮箱、网上祭英烈、召开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组织群众走进电视直播间去“说”,或者到追思墙去“写”的方式,记录和传达对逝者最诚挚、最感人的声音,抒发对逝者的爱、尊敬和思念,逐步将群众从形式上的祭祀提升到精神层面的缅怀上来。
刘锐 蒋晓灵
编辑:百说
猜你喜欢
- 供电检修 为试飞提供电力支撑
- 评论() | 分享04月04号 12:06
- 乡村文化旅游节4月12日在泸州纳溪举行
- 评论() | 分享04月04号 12:06
- 泸州2018年第一期诚信“红黑榜”曝光
- 评论() | 分享04月04号 12:04
- 举报有奖!2017年泸州奖励近3万元
- 评论() | 分享04月04号 12:04
- 有些人别生吃大蒜 心脏差肠胃弱易腹泻
- 评论() | 分享03月27号 22:02
- 2018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盛大启幕
- 评论() | 分享03月26号 12:06
- 让生活更美好的全域旅游
- 评论() | 分享03月26号 12:06
- 酒业怎么发展 听听行家怎么说
- 评论() | 分享03月26号 12:05
- 走出吃的误区 吃蔬菜要重“色”
- 评论() | 分享03月26号 12:05
- 四川大学生就业时可享受这25条扶持政策
- 评论() | 分享03月23号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