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两年增10余倍 成都人消费贷款居全国前列
成都人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全国有口皆碑。而这背后,消费金融的发展是有力的支撑。
“十部手机里有一部是通过分期付款卖出去的。”位于太升南路的一家手机商户告诉记者,两三年前刚开始介绍消费贷款业务时,挺多人都抵触,但现在,不少人来店消费时会主动咨询这项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成都有27.24万人通过消费金融公司获取消费金融贷款,用于购买手机、电脑、家电等耐用品,或用来装修、读MBA、做美容等,共花了10多亿元。
2010年,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试点资格,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目前有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在成都开展相关业务,相比2010年试点第一年,2012年的业务量增加了十余倍。
2010年3月,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开业。2010年,该公司通过审批的客户2900人,授信金额仅0.3亿元;而2012年,客户达4.85万人,授信金额4.7亿元,增长14.7倍。
在天津获得试点资格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也在成都开展了业务,其2012年客户数已达22.39万人,增长22倍;业务量6.85亿元,增长21.8倍。据该公司公关经理唐琳介绍,公司在6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按单月总量来看,成都的销售业务量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大学生、蓝领工人,年轻夫妇和农民是消费金融的主要客户。据捷信统计,其在成都的客户以年轻一族为主,其中20到24岁的人占比达47%,私营企业客户占到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