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任务

  (一)创新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径。强化营城思路创新。坚定“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统筹新区开发建设时序。构建“城市组群+功能片区+产业社区”的城市架构,突出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生态文化导向,推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城市效益最大化。实施城市综合开发,推行城市综合运营主体主导、国际国内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强化制度创新。在推进地方性法规立法、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创新政府治理方式等方面,先行推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等一批前瞻性的制度创新和试点示范项目。强化科技创新。紧扣发展战略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加快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二)营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成渝相向发展先行示范区。统筹区域交通整体布局,推进轨道交通延伸拓展,织密成渝双城高快速路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内联外通,共建多枢纽协同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成都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加强成德眉资优势领域产业链合作,协同打造成德临港产业发展带、成资临空经济发展带。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和重大项目、重大功能协作机制。促进新区与周边区域在互联互通、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方面协调互动,推动市场统一开放、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城乡一体的空间形态和产业模式。

  (三)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坚定先进产业导入驱动,聚焦航空制造、智慧能源等智能制造产业,高品质打造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做强产业基础能力,加强产业生态研究和品质提升,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和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及产业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绿色化,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制造业显示度和竞争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以产城融合为导向,聚焦总部经济、临空物流、全球供应链等新兴服务业,高品质建设产业功能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培育引进体验式消费、供应链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运营模式新、竞争优势强的现代服务业优势企业,持续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筑新经济发展新高地。推进新经济产业全生态裂变融合,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加快打造新经济发展载体和应用场景,开展无边界公园城市、人工智能测试等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场景供给体系,吸引国内外新经济企业加速集聚,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四)建设国际开放合作新门户。加快建设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加快把天府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增强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和口岸服务功能,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争取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及空港新城整体纳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拓展区,探索创建内陆自由贸易港。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物流体系。联动天府国际空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构建以航空网络、中欧班列为支撑的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支持建设国际邮件集散中心、跨境电商分拨中心等高能级物流平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挖掘“航空+入境旅游”客流潜力,构建国际消费商业商务综合体,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消费商圈。利用举办大运会、世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机遇,规划建设国际会展设施、国际赛事场馆,积极承办高等级国际赛事和国家主场外交活动。

  (五)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城市形态。突出拥江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沱江发展轴。规划建设大尺度生态廊道,打造全域绿廊体系。结合穿城水系、生态廊道等,构建多条通风廊道。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构建新区级、产城组团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科学确定公共服务配套标准、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提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行城市组群间以多种方式快速交通为主、功能片区内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组织模式。构建完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坚持智能感知设施与新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城市大脑”,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构建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优化行政管理体系和街道社区职能,持续增强新区基层治理能力。

  五、组织实施

  (一)管理体制。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按规定组建成都东部新区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天府新区简阳片区191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范围内的丹景街道全域和三岔街道部分区域,及现由简阳市管理的武庙镇全域和高明镇、贾家街道部分区域)委托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理顺成都东部新区与空港新城、简州新城及托管的简阳市部分区域的关系。聚焦战略定位、主导产业和重点任务,按照专业化、扁平化、大部制导向,科学设置工作机构。支持成都东部新区与简阳城区、淮州新城、德阳凯州新城、眉山东部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二)组织领导。成都市要切实履行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把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在资金安排、用地计划、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统筹规划实施,确保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发展顺利推进。

  (三)指导支持。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发展的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新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规划编制、项目布局、资金安排、资源配置、开放合作、试点示范、改革创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