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1896年至1949年的老成都,到底是何面貌?旧时的春熙路,是否和当下一样繁荣?数十年前成都平原的风景、人物,又具有怎样的风韵?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成都图书馆中。

  8月19日,由成都图书馆耗时三年独立建设的《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致力于收集1949年以前老成都的照片,为研究者、读者提供成都历史照片资料鉴赏、研究和利用,免费向公众开放使用。

  耗时三年

  成都市首次对老照片集中整理研究和全方位展示

  2017年,成都图书馆启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项目,并邀请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为学术顾问。前后耗时近3年时间,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整理、考证、加工、著录后,共收录2500多张弥足珍贵的成都老照片。

  数据库中的老照片包括国内外若干文献机构保存的大量早期海外摄影者拍摄的照片,也包括解放前各类海内外出版文献中刊登的照片。海外出版物如《东京日日新闻报》《巴黎外方传教会公报》《伦敦新闻画刊》《国家地理杂志》等,国内出版物如《良友画报》《图画时报》《联合画报》等,这一工作是过去成都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做过的。

  “入选的照片通过数字化后,将其解析成‘元数据’信息,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著录和解读,可以让读者从视觉和文字上感受到百年成都的风云变化。”成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涂樱鸽介绍。

  据了解,数据库收录的照片中,可考证到具体时间的最早照片,是首位来华的英国女摄影师伊莎贝拉·伯德在1896年到成都游历时拍摄的,共计7张。读者可以从照片中清晰地看到当时成都平原的风景、寺庙、人物等。数据库中还不乏一些现今很少见的照片,如春熙路创建纪念碑、后子门、牛市口、老西门、白马寺、北门城隍庙塑像、回澜塔、半边桥、安顺桥、洗墨池、子云亭、赵子龙洗马池、四川省立成都中学、成都空军通信学校等罕见照片。

成都皇城前门外之风光成都皇城前门外之风光
老照片中的文殊院街老照片中的文殊院街
今日的文殊院街今日的文殊院街

  “关于成都市民熟悉的孙中山铜像,现在看到的其实是第二次塑造的。第一次塑造的铜像和春熙路创建纪念碑的关系在过去的记载中不清晰。尽管这次收集过程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春熙路创建纪念碑的正面、侧面、局部和全景的几张照片,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第一次塑造的孙中山铜像就是竖立在春熙路建成纪念碑之上的,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当看到这组照片时,我非常震撼,相信这些照片能带给大家惊喜!”说到令其印象最深刻的照片,袁庭栋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