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亚飞
12月20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和《低碳成都100案例》(以下简称《案例》)正式发布,旨在提高各级各部门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激发更多低碳潜力和动能,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
“自2017年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以来,今年已是第四年持续发布。”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报告》分为综合篇、重点工作篇、区域亮点篇、典型案例篇、政策篇、附录六大部分,多层次、多维度展示了“十三五”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双碳”战略背景下,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努力开启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愿景展望。
《案例》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和先进做法,包括城市低碳布局、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节能低碳建筑、能源替代优化等十个方面共100个具有较强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绿色低碳发展优良案例。
具体来看成都绿色低碳“成绩单”——
“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方面,成都突出低碳引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说,全面划定66个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五大现代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速现代服务业复苏,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65.7%。新经济企业累计达45.8万户,活力指数居全国第三。稳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功能区主导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上,成都坚持节约优先,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完善清洁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加强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燃煤锅炉基本实现全域“清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4.2%。加快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氢能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位列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第四。
同时,探索低碳营城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构建以绿色空间、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为支撑的低碳城市体系。完成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成都“三线一单”编制,率先在全国提出公园城市空间治理框架,实施TOD营城战略。加快城市绿色建造步伐,入围国家首批装配式示范城市,累计建成绿色建筑超2亿平方米。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推动城市“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加快成势,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跃居全国第4位,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60%,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113万次。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初步形成覆盖全域、车桩匹配、适度超前的骨干充电网络。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通过国家验收。
成都还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方面下工夫,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铁腕治气”,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0天,优良天数比例76.5%。推进“重拳治水”,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锦江、沱江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分别达100%、92.6%,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全年达Ⅲ类。推进“科学治土”,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同步增强生态碳汇能力,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全域增绿行动深入实施,森林覆盖率达40.2%,生态系统碳汇超200万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启动实施林盘生态管护与修复204个。首次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此外,夯实绿色制度文化,成都强化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创新制定全国首部公园城市建设条例,出台生活垃圾管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三岔湖水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制定“碳惠天府”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规范体系,上线“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推动数字赋能低碳转型,搭建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倡导绿色消费,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累计评定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215所。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