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巩固生态惠民“六大行动”成果

  持续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成都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锦江、金马河、沱江流域水生态整治,完善公众碳减排积分激励。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环境突出问题,将整改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开展餐饮油烟、污水处理、噪声污染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在落实重点项目中,将持续推进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熊猫家园”“熊猫之窗”等重大项目建设。

  为营造绿色生态场景,将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万亩,建成46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打造1000个公园绿道示范场景。2022年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投资约155亿元。

  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

  全面落实营商环境4.0政策

  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成都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出台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促进营商环境政策迭代升级。

  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系统,建好用好“蓉易贷”“蓉易享”平台。还将强化便民利企举措,推行住房公积金“双向差异化”缴存、新建商品房、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交房交地即交证”等“马上办”惠民惠企政策。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52.48亿元

  大力为青年人才搭建圆梦舞台

  锚定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目标,成都将持续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构建制度优势,着眼满足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将青年人才引育纳入成都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建强双创平台,提升承载功能,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以上,实施产业补链强链科技专项行动,力争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00项,培育“成都造”创新产品100个以上。

  同时,将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就业空间,聚焦产业发展,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推出创新创业新场景,举办青年职业推介活动,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市场。

  还将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动重点区域人才公寓和人才服务工作站建设,升级“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开设“人才服务云超市”,建设人才服务“暖心驿站”,以优质服务增强青年情感归属。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

  做强智慧科技支撑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

  做强智慧科技支撑、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基底,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中,成都将织密风险动态感知网络,加快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持续扩大智慧安防小区覆盖范围,优化“社智在线”数字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将深化安全韧性源头治理,持续推动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沱江、金马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新建城市消防队站5个,加快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还将强化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持续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药品抽检体系建设,坚决遏制新型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势头,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持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为让市民更有感受、城市更有温度,成都将完善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开展23个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15个。

  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综合体,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启动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000张。

  将扩大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关怀覆盖面,全年至少为35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率达60%。四是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新打造慈善示范社区(村)等不少于40个,新增持证社工人才300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