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棵大树周围,生长着一棵棵小树苗,路过此处的人,都会留意一下四周。他们说,这棵树似乎已经和绿道融为一体,它的树根仿佛就是城市肌理的延伸,即便年代久远,但部分翠绿的树冠,以及随风飘荡的树叶,依旧生机盎然。

  建设方回应

  严格遵循“能保则保、能保尽保”原则

  7月22日,记者也与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标段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位负责人李先生取得联系。李先生告诉记者,关于这棵黄葛树的保护工作,由于当时绿道线型已经确定,而这棵树又刚好竖立在绿道中央,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于是,建设方修改了方案,充分利用现状道路,因地制宜确定路由。

  “当时,我们经过核查和测量,确定了大树的胸径和树龄等信息,在不破坏原有生长基础的方案上,给它修建树池。”李先生说,后来,他们为这棵黄葛树专门修建了树池,并没有采用移栽的方案,因为考虑到如果轻易移植,肯定会造成树木的损害甚至是死亡。因此,在后续施工方案中,他们摒弃了“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思路,而是修改设计规划,让路绕开树,把树留在路中间,而人绕着树走的方式,为树改道。

  记者注意到,按照2017年9月发布的《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天府绿道建设将包含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搭建的绿网,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而按照《成都市天府绿道保护条例》(草案),天府绿道的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应当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依法建设、保护耕地的原则,坚持可进入、可参与和景观化、景区化的理念。在这份《保护条例》中,天府绿道的配套绿化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自然及人工植被,注重乡土植物应用,突出地域特色,兼顾生态、景观、遮荫、交通安全等需求。

  同时,根据《成都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建设单位应当制定避让或者保护方案,并按照避让或者保护方案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李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类似“为树改道”的案例,在其他项目标段也有相关应用。他举例称,在某标段项目施工中,按照“就地造景”“就地生态保护”的原则,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利用原有的植被,就地取材,没有大规模地移栽和补植,而是注重保持当地生态的协调,不影响原有的植被生长,也和绿道形成更和谐的场景。

  专家解读

  “为树改道”体现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

  为一棵树“改道”体现怎样一种城市发展观?城市发展又如何让人们留住记忆与乡愁?对此,7月22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研究所博士孙大江教授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孙教授是四川省风景园林评优专家委员会成员,也是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首批专家顾问团队成员,他站在自身专业的角度,对此事进行了解读。

  孙教授告诉记者,他在看了这棵黄葛树的树池以及大致生长状况后,发现这棵黄葛树的生长情况可能不是很好,“因为,黄葛树生长的环境要求是湿润,尤其是根系需要大量的水分,目前我看到的情况是,这棵树的根系被缩小了,上面还覆盖了一层混凝土。”他说,因为植物根系生长范围缩小,相应的吸收沉降雨水的能力也就缩小,此外,根系上如果覆盖混凝土,会造成植物根系呼吸、生长受阻。

  修建树池能否对植物保护起到作用?孙教授分析,其实目前这个树池的修建形状和面积,可能也不是太合适,不利于黄葛树的生长,因为,按照常规植物生长情况来看,一棵树的树冠有多大,那么下面的生长面积也应该有多大。他举例称,以黄葛树、小叶榕等植物为例,它们的根系十分发达,在城市里面有时也会看到它们的根系直接将人行道翘了起来,延展度非常广,“树池目前的形状是椭圆形,建议可以往“菱形”以及将树池扩大一些的方向发展,这样,树木才能充分吸收水分和氧气。”

  孙教授告诉记者,其实保留这棵树,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是情感寄托层面,以成都平原广泛分布的黄葛树、皂荚树、香樟树为例,其实很多老树、古树和古建筑等,都是人们寄托精神情感的载体,保留这棵树,是追忆乡愁、保留情感载体的体现。

  第二是生态保护层面,整个锦城绿道是一个环状型通道,全程畅通无阻,但是这棵树刚好又处于绿道中间,这说明绿道建设的时候,体现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在城市发展、开发的过程当中,生态保护、低碳绿色的理念已经高过了物质需求,保护和尊重原生态开始渐渐成为共识。

  第三是文化场景延展和保护层面。以整个环城生态区为例,很多传统的村落、建筑和居民生活痕迹都还存在和保留着,包括老树、老宅、传统的农业遗迹、水利设施等都还找得到影子。小到一棵树,大到一个景观打造,都要求不仅要保护好它,更要培育好它,还要把它曾经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都应该放大,拓展它的空间和功能,把它变成一个可参与、可进入、可体验的文化场景。

  孙教授建议,下一步相关部门应该对这棵黄葛树的保护工作,再做一些细致功夫,比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制作科普树牌,介绍植物的学名、科属、产地和分布等基本信息,或者通过二维码展示等,让路过此处的人了解它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种植要点等。他还建议,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志愿者或者广大市民,都加入到关注生物植物群落、植物病虫害、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这样才能助推城市文明嬗变,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链接:

  全国还有这些“钉子树”

  1、 成都锦江区顺江路望江公园河对岸的一棵“钉子树”

  在成都市锦江区顺江路望江公园河对岸,每当有车辆通过此路段时都要刹车减速缓行,避开一棵百年古树。这棵百年古树为皂角树,高10余米,胸径大约50厘米,为了保证过往车辆的安全,大树安装了水泥基座,并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识。2000年,顺江路在没有改造前只有现在一半宽,那时还叫半仙街,这棵皂角树为周围居民所栽种,已经成为了几代老成都人的共同见证。

  2、 西安最牛“钉子树”  城市为其绕道修路

  在陕西西安长安区学府大道中段,道路中央生长着一棵260余岁高龄的皂荚古树,被网民称为最牛“钉子树”。为保护这棵古树并考虑周边村民对它的感情,新修城市干道为其绕道,并在它的周围修建了围栏、混凝土围挡,还设置了交通警示标志。

  张远 摄

  3、 河南郑州“钉子树” 市政主干道为其让路

  在郑州市航海路和桐柏路交叉口向南约400米处,有一棵被水泥砌成的花坛围起来的树。这棵树矗立在马路中央,双向开来的车纷纷从花坛两边绕行经过,为这棵树让道。这是一棵300多年的古皂角树。2013年,桐柏南路拓宽,根据规划,这棵皂角树要被伐掉或者移走。但在当地后河卢村的村民极力征求下,经郑州市政建设投资公司商讨,最终决定原址保留古皂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