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核心提示
缺失的“宽容”
宽容,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
学生前来道歉,这原本是一个教育孩子宽容的绝好契机,但老师的过激行为,又将矛盾再次升级。“和很多事情比起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其实更加重要。这件事看似解决了,其实并未解决,因为孩子没有获得应有的宽容教育。在教育孩子这一块,老师、家长都需要做得更好!”
上课迟到还讲话,泸州市江阳区方山学校初二学生小新(化名)被老师用直尺教训了几下。小新一把夺过老师的直尺折断,并对老师爆了粗口。事发后,小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家长要求下带着检讨书来到办公室向老师道歉,怎料竟挨了老师几耳光,鼻血直流……
经过学校、老师和家长多方协商后,10月9日晚,事发后20多天,当事双方才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体罚了学生的女老师支付1.3万余元赔偿。同时,学校也将给予该老师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检讨等处罚。
事情本该尘埃落定,然而10日下午,小新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自己仍未原谅老师。对此,有一线教师分析,整个事件当中,包括老师、家长均有失察之处,“宽容,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在教育孩子这一块,老师、家长都需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