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氐羌人的一支,至迟在西周早期,邛人就已迁徙至川西南安宁河流域。安宁河谷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战国至西汉时期,邛人势力达到鼎盛。

  考古发掘尚未发现邛人的聚落遗址,也未发现其文字。建造大石墓所用的石块,许多重达数吨乃至10多吨,均为天然巨石,且取自数公里外的山上,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助力的情况下,邛人是如何将巨石搬运下山,再搬运到河谷台地上建造大石墓?这令人难解。

  唐亮告诉记者,凉山州博物馆曾进行试验,由20个青壮劳力用滚木、草绳的原始方法搬运一块近5吨重的巨石,费时3个小时仅仅把巨石挪动了20厘米。邛人费时耗力建造的大石墓群,印证了当时这一部族人口众多、物力较为厚实。

  考古发掘还表明,大石墓建造年代早至春秋中晚期,晚至东汉初。作为邛人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大石墓为何东汉以后消失不见?目前对此有“洪水说”和“战争说”等说法,还有人推测,建造大石墓过于费时耗力,邛人主动放弃了这种葬俗。

  学界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研究,发现了邛人及大石墓消失的“蛛丝马迹”。建造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的大石墓中,出土了“五铢”和“大泉五十”等钱币,表明居住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安宁河流域的邛人,此时已经与汉地通商。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副馆长邓海春解释说,从历史人类学角度看,大石墓这种文化的消失实际上是其部族被纳入国家化的一个过程。自汉武帝经略西南后,中原王朝逐步采取修通驿道、赠送财物、设郡县、徙民、人口编户、土地丈量等措施加强国家化管理,西南当地原有的文化由此被强势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慢慢地随着外地移民进来,或者邛人本身又在迁徙交流,间或通过战争融合分散,大石墓这种葬俗戛然而止了。

  另据《华阳国志·蜀志》载,由邛人组成的“七部营军”联合叟人替蜀汉守郡城,但“不足固守”。这不仅表明蜀汉时期邛人尚存,但势力已经衰落;还表明此时的邛人已经接受代表中原文化的蜀汉政权的统治。种种迹象表明,邛人和大石墓消失于民族融合的历史烟云中,留待后人追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