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肉兔养殖如何企稳行远

  对眼前的困难,如何挽回损失?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赖松家认为,在当前售价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保证兔子的基本需要即可,从饲料上减少损失。

  同时,应当淘汰年龄较大、繁殖能力差和后代生长能力弱的种兔,加强新种兔的选育,“现阶段肉兔价格低,把好的选育下来留作种兔,既减轻了损失,又为下一步养殖打下基础。”

  在产业链方面,赖松家说,兔子属于小家禽,养殖期较短,到了出栏期必须出栏。经过调查,市场上鲜销占比85%至90%,冻兔、深加工比例小,应兴建深加工作坊、冻库,通过延长销售期、改变产品形态,避免单一鲜销以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当然,这建立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赖松家补充道。

  一些尝试正在铺开。洞滩村利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00万元,新建肉兔深加工产业基地。“未来兔子可卤制、腌制、烟熏、包装车间等。”王攀称,经过测算,深加工后,每只兔子的利润提升5元以上。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认为,产业发展要改变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单一主体进入市场成本较高,需要合作、集体行动,比如以合作社、联合社的模式对接市场,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郭晓鸣同时表示,需要生产主体和政府合作,共同建立稳定的供销市场,发力产销对接和品牌建设。

  对于这类疫情造成养殖户损失,郭晓鸣建言,政府应考虑设置政策性保险,特别针对当地主打产业,“如果条件不允许,可考虑对养殖户购买商业保险给予一定补贴,激励他们投保,减轻疫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