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魏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关于印发《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通知称,《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哪些过江通道写入规划?

  2035年规划布局四川45座长江干线过江通道,泸州占20席

  《规划》提到近期建设重点,是到2025年,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其中四川10座,泸州就占7座:分别是纳溪过江通道(大渡口长江大桥)、安富第一过江通道(河东长江大桥)、泸州蓝田过江通道(长江五桥)、泸遵过江通道、新路口过江通道、合江新城过江通道(白沙长江大桥)、榕山过江通道(榕山长江大桥)。

  《规划》还提到,到2035年,规划布局长江干线过江通道276座,其中四川省45座、滇川界1座,涉及泸州的过江通道占20座。

  具体包括:纳溪过江通道(大渡口长江大桥)、泸州长江二桥、泸州隆黄铁路桥、安富第一过江通道(河东长江大桥)、华阳过江通道(长江七桥)、泸州市安富第二过江通道(邻玉长江六桥)、泸州蓝田过江通道(长江五桥)、泸州长江大桥、泸州市茜草长江大桥、泸州市沙茜过江通道(城东长江二桥)、泰安长江大桥、黄舣长江大桥、泸遵过江通道、新路口过江通道、合江新城过江通道(白沙长江大桥)、合江长江二桥、合江长江公路大桥、合江第二过江通道、榕山过江通道(榕山长江大桥)、合江长江一桥。

  进入《规划》意味着什么?

  最大程度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多功能合并过江通道建设

  《规划》显示,目前我国过江通道建设仍存在矛盾和问题:过江通道总量偏少,部分地区远距离绕行过江、横向渡运干扰航运 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了航运安全;部分过江通道负荷较重,重庆、武汉、南京等特大城市和主要城 镇化地区过江通道日益拥堵,对南北两岸人员物资交流产生较大影响;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部分单功能通道毗邻 修建,通道、岸线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仍显粗放。

  《规划》对过江通道布局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求过江通道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安全和谐发展;完善全国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优化 过江通道布局,畅通南北干线运输大通道和城市群内外通道,提 高对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保障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要求过江通道建设与长江航运发展相协调,保证长江通航安全顺畅。

  《规划》明确规划具体实施要求:最大程度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论证过江通道建设影响,在建设运营期间采取规避措施降低不利影响;统筹考虑通道布局对防洪河势的累积影响,对于通道密集河段应进行整体防洪影响评价,结合上、中、下游河势情况布局建设;按规定同步建设必要的防船撞安全保障设施,开展桥隧通深度比选,在下游繁忙河段坚持“少桥多隧”“宜隧则隧”原则;扩大单通道运输能力,原则上新建过江通道中公路不低于六车道,铁路不低于双线,推进多功能合并过江通道建设,推进各种方式通道建设保持同步。

  《规划》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约高效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

  《规划》提出过江通道布局的2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建成过江通道180座左右,远距离绕行过江、横向渡运干扰航运、特大城市和主要城镇化地区过江通道拥堵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过江通道与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等日趋协调,总体适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

  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约高效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建成过江通道240座左右,沿线地区跨江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效率显著提升,过江通道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衔接,与通信、能源等其他基础设施有效统筹,与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等协调发展,有力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