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修订调研论证工作启动

  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在《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颁布实施5年后,我省已启动针对该条例的修订调研论证工作,拟对条例进一步修订完善,健全依法扶贫机制。这是记者6月5日从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政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专题调研座谈会上获悉的。

  会上,四川省有关单位还报告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最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四川共计投入817.67亿元,对37.94万户、136.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1个市(州)146个县(市、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全面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

  积极破解扶贫产品销售难题。2018年12月,我省创新建立了“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到目前为止,全省加盟企业2510家、用标产品5425个。通过开通“四川扶贫”官方抖音号,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畅通购销渠道,借助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等,帮助销售滞销扶贫产品4.06亿元。

  今年4月,全省组织了一次贫困户收入调查,摸排贫困户收入不达标573户。对此,我省采取一户一策,对标补短,帮助贫困户谋划好就业产业创业或兜底保障,确保户户达标。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四川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一定影响。我省把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实施“春风行动”、出具健康证明,主动对接建立了川浙、川粤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实行“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截至5月底,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200.56万余人,占2019年底贫困人口务工人数的100.5%,扶贫龙头企业复工159家、复工率100%,扶贫车间复工594个、复工率94.1%,累计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3.47万人。

  2020年以来,全省安排扶贫项目34216个、涉及投资总额303.20亿元,截至5月底,已开(复)工30773个、开(复)工率达89.9%。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成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贫困监测预警系统。截至5月底,全省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共7.8万户25.6万人。对确定的预警监测对象,细化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和其他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贫和致贫。

  全面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各地对标脱贫退出标准,全面梳理大排查发现问题、中央和省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反馈问题、县乡村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核定措施、确定效果、议定成果、审定结果、认定销号”的“五定”工作法,确保6月30日前所有已经发现的问题全部清零销号。

  有序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陆续返岗到岗,开展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等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15133支驻村工作队、58646名驻村干部全部到岗到位。我省制定了清华攻克凉山深贫堡垒组织保证的工作方案,从凉山州4个已摘帽县抽调182名综合帮扶干部,组建综合帮扶决战收官攻坚队,“1+1”对口支援布拖、昭觉、金阳、美姑4个重点县。

  聚焦聚力7个未摘帽县19747户贫困户住房和397个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力攻坚。截至5月底,已解决19730户住房,397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在建工程已完工211处,6月底前,住房和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基本完成。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无劳力贫困14178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5002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足额按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