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成都、泸州、南充、达州、雅安、凉山六大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形成“1+6”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体系
●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经验,统筹规划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针对性改造,形成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条件
●重点加快推进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每个市(州)本级至少配置10个P2实验室(含P2+),每个县(市、区)至少配置4个P2实验室
三年预计总投资130亿元,涉及重点项目49个,建设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实现市(州)传染病院区全覆盖,每个市(州)本级至少配置10个P2实验室……我省近日出台的《四川省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一系列“小目标”。8月7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做客省政府网站,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从三个方面提升防控救治能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短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说,传染病救治体系不完善、重大疾病检测研究能力不足、紧急医学救援保障能力有待增强、基层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亟须解决。
为此,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卫健委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区域协同、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疾病防控救治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强化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救治能力、健全疾病防控救治保障制度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的内容。
为切实推动方案落地落实,目前,省发展改革委、省卫健委专门设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推进。将方案中有关项目纳入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券申报范围,今年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4亿元支持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可研批复。
“今后会从三个方面提升市、县和基层防控救治能力。”省卫健委副主任徐旭说,在填平补齐市级传染病区短板上,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布局成都、泸州、南充、达州、雅安、凉山六大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形成“1+6”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体系。加强尚无传染病独立院区的市(州)项目建设,实现市(州)传染病院区全覆盖。在填平补齐县级传染病科建设短板上,实现市辖区以外的县(市)传染病科全覆盖,完善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独立传染病病区设施条件,配置隔离诊室(病房)、购置医疗设备设施,储备一批可快速转化的“后备床位”。在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上,加强社区医院和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改扩建发热门诊、发热病房、中医馆等业务用房,加强院感防控流程再造,按照基层实际所需配置救护车辆及必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