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左一)救援小陶 视频截图 ↑郑志(左一)救援小陶 视频截图

  现场群众拍摄的视频显示,郑志一直跪在河边沙滩上,嘴对嘴给小陶做人工呼吸。而小陶的表哥马某,则在郑志的指挥下按压其胸部。

  “小陶的表哥很紧张,我让他冷静,配合我施救。”郑志讲授了按压胸部的方法,要求马某每分钟按压胸部不低于100下,每次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如此反复五六分钟后,郑志发现小陶发乌发紫的身体开始变化:瞳孔缩小、有了鼾声、嘴唇转红……“缓过来了。”郑志如释重负,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清理鼻腔等。

  奇迹·“复活”

  恢复自主呼吸后 继续与时间赛跑

  ——“要求120带氧气来,还让两个救护车‘无缝衔接’”

  通过现场视频可以看到,经过郑志施救的小陶,心脏部位确实出现明显的跳动,能听到响亮的鼾声。在此情况下,郑志再次组织大家抬升小陶的下肢,其体内又涌出不少水来。

  “我认为不能等到溺水者肺部积水全部排空才做心肺复苏,必须在肺叶腾出一定空间后马上‘重启’心肺功能,否则可能错过最佳时机。”郑志说,事实证明,在排出一定积水后快速实施心肺复苏,待心肺“重启”后再排水、继续人工呼吸和按压心肺,是小陶起死回生的关键。

  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接下来的送医过程还要与时间赛跑。所幸,小陶溺水位置的毓秀卫生院,是郑志所工作的兴文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的成员单位,双方郑志都熟悉。

  “在群众打120时,我特别提到要求120带氧气来,因为溺水者此前不能呼吸,导致大脑严重缺氧。”郑志说,毓秀卫生院急救车到达后,群众纷纷搭手,把溺水者从河边抬上公路。

 ↑事发地距离兴文县人民医院有七八十公里 ↑事发地距离兴文县人民医院有七八十公里

  红星新闻记者检索地图发现,事发地距离兴文县人民医院约80公里,单边车程需要两个半小时。如果等兴文县的120急救车,往返就要5个小时,这对于溺水者的进一步抢救极为不利。

  为此,郑志和其他医疗急救人员想出的办法是:毓秀卫生院救护车往县城送,县医院急救车在半路接。如此无缝对接,为后续抢救争取到两个半小时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