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礼拜一。坐标成都,天气微凉。早高峰的地铁迎来人潮,人们戴着口罩,自觉排队,井井有条。早餐店在炊烟中迎来第一波客人,抄手和锅盔散发着独属于成都的味道,吃完上班,一切刚好。

  这一天与往常似乎一样,但其实又不怎么一样。我们享受着秩序与安定,但也时常会想,用双手托起这份安定的不同岗位上的人,每天面临的考题都不一样。

  比如,时间倒退一天,成马开跑。为了做好比赛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单位早早就开始部署和协调,还提前三天进行了应急演练。从疫情最初,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未松懈过。也正因如此,这座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不仅拥有秩序与安定,更收获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是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复工复市最早、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

  今天的成都,还有一处不同。今天,成都将召开一场隆重的大会——成都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表彰大会,目的,正是对这座城市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期间诞生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以最高的礼遇向城市英雄致敬,更让成都人,凝聚起更加顽强、奋进的城市精神。

  众志成城

  打赢一场特大城市的抗疫攻坚战

  成都是全国千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个奋战在战线的人。

  一场特大城市的抗疫攻坚战,背后有多少严丝合缝的统筹与配合,可想而知。但回到惊心动魄的最初,成都书写的节奏是这样的:

  1月1日,部署实行每日不明原因肺炎、流感等重点传染病收治情况“零报告”制度;

  1月16日,发现首例输入性观察病例后,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并启动联防联控机制,1小时完成流调、5小时完成初筛;

  1月21日,成都市委常委会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公安、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边检海关、市场监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科技硏发等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

  1月22日、23日先后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迅速部署开展全市城乡社区、交通卡口、酒店民宿等第一轮全覆盖排查。23万名医务人员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49.1万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下沉到4370个社区、6.3万个小区院落、3.2万家酒店民宿,915名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发出战疫最强音……

  从1月21日起,成都仅用11天就完成3轮全覆盖排查,用57天清零本土病例,有效地遏制了病毒蔓延。

  而后,成都更是用一张严密的大网严防死守,构成这张大网的,其实就是每一个坚守岗位,和挺身而出的人。

  我们仍旧能回忆起那些令人泪目的细节。

  华西医院支援武汉的第一批次医疗队员1月24日就已集结完毕,次日就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前线。而他们,也是全国最早组队请愿上战场的“战士”队伍之一。

  在1月20日当晚,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33个鲜红的手印按在一纸请战书上,“我请战”。而那几日,成都各医院光是密布红手印的请战书,就多得数不过来。

  那几日,成华区保和街办财务人员彭放,手指破皮带血,那是一天敲门近400户而留下的痕迹。大量的工作人员到社区入户逐家排查,一天敲门几百户,是家常便饭。

  还有过年不休连夜赶制口罩物资的企业、千方百计保障粮食蔬菜供应的商家超市,还有交通、环卫、快递、媒体等等各行各业的成都人……他们以点滴之力聚沙成塔,构建起城市正常运转的强大保障。他们值得一声“英雄”,值得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