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唐小未  (中国绿发会亦对文本有贡献 )

  11月9日,本报乡村热线栏目推出《电蚯蚓机:捕了蚯蚓伤了土壤》以来,本报强势关注电捕蚯蚓现象,聚焦电蚯蚓机走俏电商平台、公益组织提起电蚯蚓公益诉讼案、电蚯蚓案庭审抗辩焦点等等,持续追问以电蚯蚓机捕获蚯蚓应不应该?合不合法?

  目前,该案尚未判决,用电蚯蚓机捕捞蚯蚓是否合法,悬而未决。如何为电蚯蚓现象构筑起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却在持续发酵。

  “应重视和禁止滥捕蚯蚓现象” “电蚯蚓电子诱捕装置大规模、无差别捕杀蚯蚓,这本质上是一件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完整性、盗窃公共资源的行为。”广东是电蚯蚓机泛滥的“重灾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持续关注电蚯蚓现象。

  早在今年6月,陈能场在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时,就谈到电捕蚯蚓对土壤的破坏,有必要曝光和制止这一行为,甚至有必要依法进行处理。“期待在电蚯蚓案的公益诉讼中,判方能充分认识到蚯蚓在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而为制止这种破坏行为做出正确的判决,同时期待公益诉讼的结果能对公众有教育作用,让公众对蚯蚓的生态功能有进一步认识。”

  “有人把蚯蚓叫做‘生物耕耘者’,它有着疏松土壤,提高通气性、透水性,让作物、植物根系更健康生长的作用。另外,它也有很多隐蔽的功能。可分解有机物,在平衡食物网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蚯蚓缺失,食物网结构的功能和稳定性会遭到严重破坏。”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满强认为,用电蚯蚓机绝户式捕杀蚯蚓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