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四川科技创新下一个五年划重点?

  “十四五”是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记者了解到,省科技厅正在组织编制我省2021—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据刘东介绍,目前对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已初步明确了思路和重点。

  事实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已经明确了目标任务——2025年“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2035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的远景目标;提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国”的2个具体指标。

  具体怎么做?从工作思路来看,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然是作为引领,同时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三个重点,加强产学研协同、区域协同,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开放创新能力,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培育新发展动能,加快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从发展目标来看,结合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跳起摸高,追赶跨越,初步测算了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2.4%以上,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8%左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2万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健全,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突破6000亿元,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占GDP的比例达到2.8%;创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达到35%;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开放创新体系、创新治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从重点任务来看,初步提出了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高标准建设西部科学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 、推进融合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创新新空间、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

  初步梳理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人工智能、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生物技术、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12个重点发展领域。

  从重大专项来看,我省已初步谋划了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工业软件、航空与燃机、钒钛资源、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重大科技专项,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做好谋划、论证和启动工作。

  从区域布局来看,“十四五”期间,四川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双城引领,同城化推动成德眉资打造科技创新“极核”,构建成渝科创走廊,协同化打造成德绵乐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上游绿色创新发展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创新带,打造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夯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科技支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刘东在报告中指出,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明确未来5—15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

  二是实施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推进成渝创新合作成势见效。

  三是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四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

  六是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富民惠民。

  七是加强创新合作,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

  八是强化人才支撑,培育建强科技创新主体。

  九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十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