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她是给三星堆古象牙敷“保湿面膜”的女教师。赵丽娟,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高分子物理”“材料界面与表面”等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21年3月21日下午,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根完整的象牙成功出土,由于象牙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里,质地比较“娇柔”,特别容易受伤,如何保护象牙?专家决定为其敷“保湿面膜”。

  据了解,在这次三星堆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象牙,出土的象牙由于已埋藏于高湿度的土壤中达3000多年,且在埋藏之前经历焚烧,目前已出现严重的裂化,许多已出现波浪状态的变形。由于象牙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里,牙釉质减少,整体质地都显得比较“软”。若是象牙出土后,外部环境过于干燥,就容易产生开裂,象牙便会粉化,因此象牙保护难度较大,尤其需要“保湿”,赵丽娟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专门为古象牙敷“保湿面膜”。

  如何妥善保护象牙等质地脆弱的有机质文物,一直以来都是考古的难题。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象牙制品的保护中,文保人员尝试采用了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赵丽娟教授和她的科研团队研发的,仿生保水材料和高弹性缓冲衬垫。

  在此次三星堆5号坑出土的一块仅有几厘米的小型象牙制品被提取出来后装进了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做暂时保存。记者了解到,这个小盒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小盒子,它被称为文物保湿保存盒。盒子里盖上面是一种“保湿面膜”——仿生保水材料,下面是一种高弹减震材料,盒子可让象牙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最大程度保存它出土时的模样。

  “小盒子只是对小器物进行保护,这种材料也会给大的象牙敷‘保湿面膜’。”赵丽娟教授告诉记者,“保湿面膜”是一种新研发的仿生保湿材料,利用这种结构可有效控制水的扩散和挥发,减少出土环境与埋藏环境的差异。“既防止文物失水,又能抑制材料中的水对文物的反渗透,因此可以让文物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水分含量。”赵丽娟教授介绍,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引入抑菌功能,可有效控制霉菌细菌等对文物的侵蚀。“而高弹缓冲衬垫材料能根据文物的形状进行塑形,有效保护脆弱文物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受到震动带来的损伤。透明材料设计,大大提升文物的展示性和观赏性。”(图片由四川师范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