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看趋势

  高温事件增多、低温事件减少的变化趋势明显

  1961年-2019年,四川平均最高气温每10年升高0.23℃,高温事件增多、低温事件减少的变化趋势明显。

  通过对极端气候事件进行预估评价,研究者判断,未来四川的高温、干旱和暴雨事件可能更为频繁。

  研究显示,2021年-2050年,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和高排放两种情景下,四川均表现出显著升温趋势。整个四川在未来30年不同年代均表现出增暖趋势,其中川西高原增温幅度较大,四川盆地增温较小;降水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中高原地区仍然呈现降水增多趋势。

  研究同时发现,近37年来,随着四川省以及各区域平均风速、通风量、风速较大日数减少,全省大气自净能力在减弱。这种变化在盆地区域尤其明显。

  高温热浪和奇寒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大气平流层臭氧保护层减少,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四川盆地夏季更加闷热、冬季雾霾显著增加……研究者警告,气候环境条件的改变,将加大当地居民的健康安全风险。

  C看影响

  对农业影响弊大于利水安全可能面临新挑战

  四川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四川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总体上,弊大于利。

  从有利方面看,农业气候条件改变,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一年多熟制种植面积增加。不利影响为:由于热量改善,作物发育阶段提前、生育期缩短,农业气候生产潜力下降,小麦锈病等病虫灾害发生面积增加、发生期明显提前。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四川主要江河流域径流量减小,湿地面积减小,冰川融化退缩。以“黄河九曲第一湾”所在的若尔盖湿地为例。对1980年-2016年观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若尔盖湿地径流量以0.85亿立方米/10年的速率下降,秋季减幅最大。对未来的预估分析表明,2021年-2050年,若尔盖湿地径流将进一步减少,可能加剧若尔盖湿地退化,导致黄河中下游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

  同样,长江上游降水减少,伴随气温升高和潜在蒸散发量增加,总径流量和多数子流域径流量均呈减小趋势。“气候变化可能对中国的水安全提出新挑战。”陈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