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付真卿 韦维 周芷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就业问题,提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兜住兜牢基本民生”。而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就业、保就业也是被反复提及的重点工作。在依然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今年四川的就业形势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四川的“工具箱”“政策包”里又有哪些应对的举措?1月18日,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厅长胡斌。

  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厅长胡斌 接受四川在线记者专访

  记者:请问您怎样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

  胡斌:从过去的2021年到现在,我们在就业问题上可以说遇到了4只“拦路虎”。第一只拦路虎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和机器在吞噬大量的传统就业岗位。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发展,原来一条生产线能解决100多个就业,现在可能只需要1个人了。这是大趋势,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第二只拦路虎就是疫情,严重冲击了就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我们新增就业的72%左右都依靠现代服务业,这在疫情中受影响很大。第三只拦路虎,是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人才的供需两端出现了错位,不匹配。第四只拦路虎是人口老龄化。按照去年的统计,四川65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14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93%,四川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适龄的劳动力在逐年减少。

  因为有这4只拦路虎,我觉得今年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但总体来说,我们是有信心的,因为还有诸多利好消息。例如,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用人。四川人一直以来是比较勤奋和智慧的,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很多人在通过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所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的目标,力争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千方百计、群策群力来促进就业、稳定就业、保障就业。

  记者:从人社部门的角度,具体都有哪些举措来促进就业、稳定就业、保障就业?

  胡斌:我归纳一下应该说有五大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扶持和促进一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帮助现代服务业渡过难关。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器”作用,力争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个行动是发展新业态来促进就业。例如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带来家政、物流、快递、外卖等灵活就业形态。还有新型基建和新的传统基建项目,例如川藏铁路、成渝中线等项目,也需要大量就地就近的灵活用工。

  第三个行动是推动双创带动就业。我们通过提供担保贷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来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走“双创”路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我们为此制定了支持返乡下乡的16条政策。去年四川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达到了95万人,带动就业300多万人,他们创造的价值与在外务工的2600万农民工创造的价值基本相当了。

  第四个行动是精准对接来服务就业。这主要是通过就业技能培训、转岗职业技能补贴培训等方式提高人才技能素质,适应岗位需要。今年我们会专门针对大学生来做这项工作,设法把就业“最后一米”“最后一公里”给打通。还有一直在推进的“春风行动”,通过双选、就业导师、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来不断线、不断链、不断时的推进就业服务。另外我们正在整合各方面的数据资源,建立劳动力(人力资源)实名制档案数据库,来实现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最后一个行动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来稳定就业。这其实非常重要,例如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去年我们有了历史性的进步,今年我们还将深入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零欠薪”行动。还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例如外卖小哥,他们面临的交通事故风险是很高的,一旦出事可能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就塌了,所以我们将通过开展“工伤预防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们要完成2500万农民工转移就业目标,这其中有220万人来自刚刚脱贫的地区,是必须要保底的,这是我们参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责任。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五大行动”中第二个是发展新业态。当前四川正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这也意味着相关人才的需求,请问在绿色低碳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方面,人社部门有哪些谋划举措?

  胡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四川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清洁能源。而从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角度,绿色低碳产业远不止清洁能源,还包括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等,都应当纳入进来。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推进这项工作的。第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支撑,我们将着力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例如我们正在优化职称评价体系,专门设置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相关的职称,引导激励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我们与重庆共育共引高层次人才也是双方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个方面是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例如清洁能源产业,其相关的装备制造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我们要打通技能人才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通俗点说就是让一些工匠大师也能评职称,也可以评教授,打破原来的一些条条框框。我们要帮助更多的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基础技能,通过政企联合、校企联合、产教联合等方式共同培育技能人才。

  记者:作为省政协委员,您对于我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还有哪些建议?

  胡斌:就业问题并不只是人社部门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努力。保市场主体需要很多产业部门,需要各地党委政府一起来推进。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社会中介、团体也与促进和稳定就业息息相关,例如工商联、妇联、工会、残联等等,近年来我们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好,各方建立营造起一个共同关注、共同推进就业的氛围,为新时代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