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大爹的老伴(拍摄于2022年5月)栋大爹的老伴(拍摄于2022年5月)

  家里唯一的希望是孙子。今年,孙子小杨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成为家里学历最高、最聪明的孩子。

  “我要冲985、211大学,这样才能顶起这个家。”年仅15岁,小杨目标清晰,乡镇里的孩子要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他打算高中打暑假工,以后大学每周都去打工。

  小杨的心愿很朴素,他希望,自己能挣足够的钱去支持家庭开销,未来还要帮妹妹治病。

  在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中,栋大爹是一个很普通的存在。他经历过吃不起饭的年代,是真正穷过的,他明白“活着”就挺不容易,要靠勤劳去换生活。

  不论是“二舅”家,还是栋大爹家,他们在世间的一个角落,无比坚韧地活着而已。

  自力与帮扶:

  曾主动提出放弃低保

  不希望他被贴上“苦难”标签

  栋大爹的家位于乐至县盛池镇盛泉村,这个听起来与水相关的村名,却是一个缺水村。

  吴国海与栋大爹住房相邻,两家直线距离不足50米,都位于半山腰上,一条村道从家门口经过,附近的水井也是两家的共用水源。

  不止住得近,吴四海还是栋大爹的小学同学。“可以说我们是从小玩到大。”在吴四海的印象里,栋大爹勤劳朴实,但由于家庭成员的种种遭遇,这么多年确实过得比较苦。“以前三四点就起床,起来煮一家人的饭,把家里理顺后,就出门干农活去了,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支撑。”

  农闲之余,栋大爹也会找吴四海聊天,但绝不会“吐苦水”。村子里其他村民也印证,栋大爹的遭遇虽然苦,但他一直让家人尽量过得不苦。

  一方面,这得益于他的自力更生,另一方面也有政府的帮扶。

  盛泉村党总支书记彭学智提到,虽然栋大爹现在与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但此前因为女婿是招进来的,他曾进行了分户,“相当于他屋头是两个户头。”

  彭学智说,村里一直都很关心栋大爹一家。目前,栋大爹的老伴、儿子,以及女婿都享受了低保救助,3人加起来每月差不多有近千元。除此之外,女儿萍妹仔也能定期享受由乐至县残联购买的护理服务。“2014年他女儿家修楼房,也享受了危房改造费用7000多元,另外像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都享受了的。”

  盛泉村地处乐至与遂宁安居、德阳中江三地交界处,村里大多为留守老人,“二舅”的故事至今还未传到村上,彭学智同样也不知道。

  “不希望给他贴上‘苦难’的标签。”彭学智分享了一个故事。2016年,有村民反映称栋大爹家里吃低保的人多了,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听说此事后,栋大爹主动找到村两委,表示愿意主动放弃低保。

  在彭学智看来,栋大爹的遭遇在全村来说确实是最苦的,他愿意主动放弃,并不是说家里就比其他人更富有,而是明白生活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然而我们又知道他家里情况特殊,最终分析认为,低保应该享受,也去做了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