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学(左一)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吴朝学(左一)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这是吴朝学第一次作为质控专家组成员参与流调。“最初得知我要去做质控专家,压力确实很大。因为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同现场处置经验的积累。”吴朝学说,他把既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梳理,并就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同为流调队员的妻子讨论,梳理整个流程,为质控做好充分准备。

  质控专家组成员不仅需要对所负责组的信息了如指掌,还需要了解整个区内各个病例详细情况,以此判断不同病例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不放过任何细节。

  吴朝学说,他们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只要有新增病例,他们就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流调。“我们的队员在监控前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不把全部风险人员排查清楚都不肯去休息。”

  更快

  “幕后智囊团”为流调溯源分析研判提效

  除了“跑现场”的流调人员和质控员之外,还有一群“幕后智囊团”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成都疾控)合署办公,他们是省、市流调溯源分析研判组的成员们,主要对成都乃至全省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分析研判。

支援眉山市洪雅县流调溯源队办公现场。四川疾控供图支援眉山市洪雅县流调溯源队办公现场。四川疾控供图

  在会议室里,十余位流调小组成员围着一张长桌子面对面坐着,戴着口罩分析海量数据。他们身后是两面比人还高的写字板,密密麻麻画着确诊病例的关系图谱。

  四川疾控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袁珩连续三周作战,24小时带着电脑,手机不敢关机,反复翻看几百份流调报告。

  袁珩说,合署办公后,省、市疾控间配合越来越默契,信息互通机制更顺畅。“我们从成都疾控第一时间知道某个病例怎么被发现的、是否关联现有的病例、是否有社区传播风险等信息,帮助我们决策分析上节约时间;四川疾控则会将“红报告”(‘7·15’关联疫情分析研判报告、‘7·20’关联疫情分析研判报告)和“黄报告”(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研判报告)提供给成都疾控参考,减少重复性梳理工作。”

  这是目前历时最长的省、市流调溯源合署办公。成都疾控主要做信息收集、风险点位梳理、密切接触者流调、分析研判全市疫情防控形势等,四川疾控负责病例特征分析、发现方式及传播风险判断、信息汇总和分析研判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等,双方也会联合建立数据库和撰写报告。

  曾海宁也感受到了流调溯源“小分队”的力量在变强。“金牛区就有8个流调小组,每个组独立负责确诊病例流调,这次还有医疗机构、社区、成都其他区县和内江疾控人员,流调力量比以前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