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34年前的那个夏天,赵益元从大学毕业便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畜牧事业,也在心中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改良宣汉的牛品种并让宣汉的牛走出大山。

  34年后的今天,尽管已退居二线,他依然在畜牧事业上发挥着光和热。虽然梦想已变成现实,但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把宣汉的牛业做大做强。

  34年间,尽管职位有所升迁,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畜牧事业。他用34年时间,一路追梦,成了从大巴山里走出来的“牛教授”。

  9月28日,封面新闻记者随赵益元一起行驶在四川宣汉县大成镇的乡村路上。哪里有牧场?哪个牧场养了多少头牛?牧场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赵益元都如数家珍。

  这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巴山深处,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得来的,他也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牛教授”。34年来,赵益元参与了“蜀宣花牛”品种的成功培育,蠃得社会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20多项。今年8月,再被授予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初生牛犊 

  他是奋勇争先的“拓荒牛”

  198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赵益元被分配到距离宣汉县城50多公里、条件艰苦的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场工作。那时的牧场不通公路,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吃的粮食都是靠人力肩挑背磨,晚上照明就靠昏暗的煤油灯。

  “宣汉的本土黄牛品质好,但个体小,产奶量不高,能不能繁育出一种产肉多、产奶量又高的新牛品种呢?”22岁的赵益元刚到牧场,骨子里就滋生了一股“牛劲”。

  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年轻的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了长达30多年与牛为伴的潜心研究。他深入千家万户开展犊牛早期断奶、种公牛培育等工作,对牛逐头建档立卡,定期测量记录。

  “因为常年与牛打交道,老赵身上总是臭烘烘的。”与赵益元并肩战斗在云蒙山的小李记忆犹新,他身上的臭味洗都洗不掉,但对于急需依靠技术改变落后面貌的群众来说,他却是最受欢迎的人。

  20多年的时间,他对6万多个胎次产奶量进行测定和乳脂分析,对2万多头次牛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体尺体重和肉用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反复的试验创新,他最终决定以宣汉黄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为父本,通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来改良牛品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他终于培育出独有的“蜀宣花牛” 新品种,并获得国家新品种认定,成为新中国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育成牛品种,填补了我国南方无培育牛品种的空白,是我国畜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宣汉县也一举成为四川省最大的优质牛源基地县和主要的乳品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