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文/图

  “熊书记,上次你讲的抓产业的方法很管用,下周有没有空?我想带班子成员过来向你当面请教。”

  1月10日,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亮一大早便接到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党委书记谢仕威的电话,简单寒暄之后,谢仕威提出了考察学习的诉求。

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党支部书记熊亮(中)正在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情况。(受访者供图)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党支部书记熊亮(中)正在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情况。(受访者供图)

  两个月前,熊亮和另外4名来自四川各地的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眉山市丹棱县参加了全省首场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擂台赛,现场分享了履新以来的工作心得和体会,并录制党员教育视频课件。随着视频课件的传播,在全省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群体中,相互学习的诉求越来越大。仅熊亮一处,便接到多起“取经”请求。

  2021年4月,我省村(社区)“两委”完成换届,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调整面达29%,一大批履新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新征程。如今,换届工作已完成快两年,我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工作干得怎样?他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又有哪些思考?日前,四川在线记者走近这个群体,记录下基层治理舞台上这群新人的成长故事。

  进入状态:先过班子成员磨合和熟悉群众两道关

  冬日的千坵村忙碌非凡,村上去年种下的400余亩油橄榄迎来管护的关键时刻,及时到地里查看油橄榄长势,成为去年底以来熊亮的重要任务。

  1月10日,站在路边,看着自己主导发展的油橄榄正茁壮成长,这位履新村党支部书记快两年的青年感到自豪不已——因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壮大,让自己在村上的“脚跟”也越站越稳。

  生于1988年的熊亮是一名返乡农民工。2021年,被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开启全新职业生涯。但初来乍到的他却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多是我的‘叔叔辈’,起初,他们对年轻的我不怎么看好。为打破僵局,我一方面推心置腹地同大家交流,另一方面在工作分工上坚持扬长补短,让擅长写作的原村支部书记负责办公室资料整理上报工作,让群众基础好的原村委会主任负责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通过真诚沟通和相互‘补位’,我们打破了隔阂,拧成了一股绳。”回忆起最初的那段“磨合期”,熊亮坦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任村党支部书记,要干好工作的第一关,就是要尽快凝聚起班子的共识。

  对于新书记们而言,除要尽快赢得班子成员信赖,更大的挑战是要让村干部们尽快同群众打成一片。

  熊亮向记者回忆,上轮换届之前,农村地区迎来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由此导致部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互相不太熟悉。履新后,熊亮立即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社入户,用时一个月,一一记录下村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和家庭情况,还把他们的房屋结构、地理位置,画在笔记本上,“两委”班子成员很快融入了群众。

  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广汉市雒城街道金领社区党委书记谢琴琴。“社区干部分别来自街道的四个社区,之前不太熟。一开始,大家其实也在观察,看我究竟有没有‘两把刷子’。”谢琴琴告诉记者,为打破僵局,她一方面私下主动同班子成员们谈心谈话,另一方面坚持每月搞两次团建活动,“走心”交流换来了解和信任。

  “换届后,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4.7岁、较上届下降1.8岁,中专及以上学历占84.3%、较上届提高34.7%,大专以上学历超过一半。对于这些履新的高学历、年轻化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而言,当好班长,带好头,是要过的第一关。”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快两年的历练,我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基本上很快适应了角色,进入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