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动物园通报称,当天上午8时30分,该园开会通报了“老虎咬死人”事故情况,并将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设施设备,梳理操作流程。
前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上海动物园繁殖场饲养员周师傅在清扫虎舍时,被9岁的雄性华南虎“莹莹”咬死(本报昨日曾报道)。该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莹莹仍在养殖场内正常饲养,暂无对其实施安乐死的计划。园方正配合安监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追访
处理伤人动物国家尚无规定
昨日,国家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动物园中咬死咬伤人的动物该如何处理,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动物也不像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实际管理中,如果饲养员发现动物具有明显的攻击性,经驯养仍无法达到安全要求,饲养员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该工作人员说,不仅是老虎这种国家保护动物,非保护动物伤人后的处理方法也一样,“比如动物园里的蛇咬了人,这条蛇同样不会受到处理。”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动物并非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动物行为不当,主要责任承担者应为动物饲养人或管理者,在民事上体现为饲养者的赔偿责任,在刑事上则体现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在《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中,均明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责任。
该工作人员证实,类似老虎伤人的事件,动物并非担责主体,无法对老虎做出相应的刑罚,而是归于安全生产事故,由安监部门介入,解决生产安全隐患。
案例
动物暴躁将被临时约束
昨日,记者从国内某大型动物园获悉,如发生动物伤人事件,动物园不会惩罚动物,但情绪暴躁、容易伤人、自伤的动物,会加以约束,如对处于发情期、容易伤人的大象套脚链,但这种约束工具不会长期使用。
该园工作人员表示,对猛兽的管理,各动物园都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如何喂食、如何倒笼等,“只要按照规范来操作,就不会出现事故。”
记者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了解到,该园有多个猛兽区,散养着老虎、狮子、熊等猛兽,为防止发生安全问题,每个猛兽区的门区都有两道自动栅栏门,由一个门岗内能观察到周边情况的工作人员控制。游客车辆来到猛兽区外,工作人员会首先打开外侧的栅栏门,游客车辆进入后来到锁闭的内侧栅栏门前。工作人员将外侧栅栏门关闭后,才会开启内侧栅栏门放游客车辆进入猛兽区,随后关闭内侧栅栏门,准备迎接下一拨游客。每个猛兽区内也安排有多个工作人员坐在工作车内待命,防止发生危险。 新京报记者 饶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