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2025届高三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语文考试结束。作文有三套题目,其中[四川、河南、山西]作文题目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丰子恺
根据第二篇阅读理解中的这句话,你赞同与否,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少网友表示“作文很抽象”,如何下笔?来看看四川名师怎么说……
杨小川,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教龄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7年。先后荣获渠县县先进工作者,渠县优秀教师,金牛区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骨干教师,成都市技术能手,四川省骨干教师称号。其主研课题曾获四川省第十届科研成果奖。2015年3月被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聘为“教师教育研究实践专家”。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期刊,多篇散文、十余首诗歌被收录入国家正规出版物。
谁在滋养我们的心灵
——读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语文作文试题有感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让人们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殊不知我们心底的温润,悲天悯人的情怀,被冷冰冰的现实恶狠狠地摁在地板上,难以“翻身”。从Chatgpt到Openai,从Sora到人工智能,新世纪的科技创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当人们在思考人工智能的“伦理”机制的时候,却没有回到心灵深处去追寻被人们遗忘的“善与同情”。谁来滋养我们的心灵,谁在滋养我们的心灵?
回到今天的作文试题:
本试卷阅读Ⅱ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写一篇文章。
单从试题的材料看,你或许只是窥到一些“艺术”“富于同情”“心灵阻碍”等关键词组。如果你细细地阅读全文,才发现,丰子恺先生,在当时就直击人们心灵的痛点,也就是人长大以后,功利了,现实了;甚至势利了,市侩了。失去了心灵本真的天真与善良,感怀与温婉。原文《美与同情》中说: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这与美学老人,朱光潜先生的话语何其相似,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提出,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并谈到,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似乎两人都摒弃了“善”,而纯粹追求艺术的“美”。但丰子恺先生却在文中说“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那这种“美”跟“善”又有什么区别呢?二者是否矛盾呢?
我想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实用的态度更追求“善”的价值,这个价值是要达到“好”的标准,用更物质的价值体系来衡量它。而对世间万物的良善则更追求撇开功利心的审美与欣赏,感怀与悲悯。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一定距离的,朱光潜先生说: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而此次的作文的命题者或许想要对孩子们进行艺术的美的教育,也许就是看到世象光怪陆离,学生远离生活,童年缺乏天真浪漫,科技让人性异化等等让人痛心的现象。同样,我在很多场合看到,家人聚会时,一餐桌的人自顾自耍玩手机的现象,甚至小孩在饭桌前与父母家人的交流也是用手机刷屏的方式。
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他自己所写的每一个人读之都肃然起敬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头上的星空,以及心中的道德律令。”很多人将“头顶的星空”解读为“人类的理性”。我倒是想将之理解为“美”。蔡元培先生就曾解读康德的“美感”:康德立美感之界说,一曰超脱,谓全无利益之关系也;二曰普遍,谓人心所同然也;三日有则,谓无鹄的之可指,而自由其赴的之作用也;四曰必然,谓人性所固有,而无待乎外铄也。
然后取其“普遍”与“超脱”二特性。说道:
“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甚至,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替代宗教。
我想,这真是知识分子心中最诚挚的教育思想。
试想,中国几千年来能够支撑士子弘毅担当与忠诚良善的是什么?
梁启超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热血的“底色”是什么?
有一典故“苌弘化碧”,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为什么传说中是“鲜血化为了碧玉”,而不是化为了其他?
因为“碧玉”是温润的。人的心灵,热血的底色,也应该是温润的。温润的心灵,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审美之情趣,有反躬自省的温婉。
反观现实,缺少了“民族魂”鲁迅先生的抬棺人,没有了王国维先生那样的学术之集大成者,更少了钱钟书先生那样的视功利如草芥的纯粹学者。中西合璧式的文化涵养,让他们气定神闲。而崇洋媚外的内奸走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理性经济人,以丑为美的“流量至上”主义者裹挟起物质的大潮冲刷着人类向美向善的因子。
试题材料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我想,命题者就是想唤起那“艺术的”“富于同情的”的心灵的回应。
朱光潜先生说: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那么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谁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呢?
艺术与良善,同情与温婉,悲悯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