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竞发。

  3月21日,成都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博学楼演播厅举行。

广告

  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陈萍、成华区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副科长郭红彬、成华区教育局德育科副科长贺电、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邹丽、成华区人民政府督学江雪莅临指导。

  校际联盟重庆市第九十四初级中学校、自贡市第六中学校、成都市二仙桥学校的领导、嘉宾莅临研讨会。

  区内十余所兄弟学校的领导、嘉宾,也应邀莅临研讨会。

  书记致辞 描绘蓝图

  学校党总支书记曾国和同志,满怀热情地致开幕辞。曾书记代表全体教职员工,热烈欢迎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热烈欢迎联盟学校、区内兄弟学校的嘉宾。他在回顾2024年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

  成果展演  尽显风采

  运动舞蹈选修课指导教师田霞编排的舞蹈《我们》,拉开研讨会序幕。女孩们活力四射,动作充满活力,脸上写满自信,惊艳全场。全情投入,显示出女孩们对运动舞蹈的热爱;激情飞扬,展现了女孩们对选修课程的兴趣。

  随后的选修课成果展演环节,民族舞蹈选修课指导教师王柯人指导的傣族舞蹈《雀翎翩澜》亮相。悠扬的乐曲中,七年级的女孩们着傣族绿白裹裙装,以柔婉腰肢勾勒涟漪轻漾,纤指微翘似孔雀汲水,眼波流转间尽展灵禽神韵,将大家带入西南边陲的绮丽梦境。

  选修课成果展演,生动呈现了成都市实验中学特色选修课程建设的成果,彰显了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主题解读 凝聚共识

  党总支副书记李红霞同志,从主题诠释、内涵解读、阶段成果、未来发展等四个维度,解读了本届研讨会的主题——赋能“卓实课堂”·研探发展路径。

  理念共生,实践共创,样态革新,是建构“卓实课堂”新生态的方向与途径。教师“卓”识、课程“卓”越、学生“卓”砾,艺术“实”现、理工“实”践、文哲“实”质,是“卓实课堂”卓尔不凡·敦本务实内涵的直观体现。构建“三维质量保障体系”带来的制度创新,六个方面的范式突破,建立三级发展平台推动教育生态优化,取得了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创生的阶段成果。守正传统与创新突破的平衡,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平衡,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平衡,亟需以共研之力破发展之局。

  李红霞副书记解读研讨会主题后,成都市实验中学“e心社”学生网络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的艺术指导教师、四川省曲艺表演艺术家王珑霏、张顺洋闪亮登场,带来非遗四川金钱板和快板表演。两位艺术家以“实验气象贯长虹”为题,以快板+金钱板的形式,为现场领导与嘉宾生动演绎了成都市实验中学的育人目标和四大特色。

  专家讲座 高位引领

  成都师范学院唐瓷教授,为大家作了《AI赋能教学创变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他以互动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解AI在教育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智能技术融入教学的新思考和实践路径。

  在“怎么看”部分,唐教授引领大家体悟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的深远影响,如DeepSeek等AI模型在教育中的表现;讨论了AI在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优势,以及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在“怎么干”部分,他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案例,包括AI在备课、课堂管理、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强调了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指出AI应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教师的角色;提出了重构人机协同“双师”模式,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变革。

  成果展示  跨界融合

  高中教师代表、语文教研组长雷美莉老师,进行了以“四时风物,文脉寻踪”为主题的高中语文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汇报,分别以春季民俗游园活动“春寻芳韵,漫品实验”、秋季馆校合作活动“秋临馆舍,寻趣博物”、冬季地域文化自主研习活动“冬觅成华,情系桑梓”为范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初中教师代表、英语备课组长郭奇老师,带领八年级的同学们展示了《寻找散落的“年味”》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呈现“寻年-品年--护年”三个阶段的探索,展示了学生们寻找“年味”真谛,品味春节文化内核,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也展现了学生们在活动的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成都市实验中学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持续关注,也充分体现了成都市实验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

  同课异构 共展风采

  下午,研讨会分三个会场,由成都市实验中学教师与联盟学校教师共同执教同课异构展示课。

  成都市实验中学杨欢老师与二仙桥学校李美燕老师以孙犁的《山地回忆》展开同课异构教学。

  杨老师的课堂蕴含着深耕文本的语文味,通过方言对话、沉浸式辩论和寻美等活动,引导学生品味妞儿等人物身上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李老师的课堂则是AI赋能的沉浸场,借用“豆包”来辅助教学,以“挑物件,复回忆—识妞儿,品人性—借故事,感深情—绘画面,传深情”几个环节,实现了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

  两堂展示课如双生花各展风姿,受到了成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张文嘉老师、重庆市第九十四中学校熊鑫老师等同仁的一致好评。    

  高中生物同课异构展示课。

  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李芊芊老师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纸研发”为真实情境,通过递进式问题链设计,将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具象化为可探究的科研项目。

  课堂巧妙融合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培养,展现出情境教学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自贡市第六中学校的王敏老师则采用“模型建构+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带有不同关键词的卡片设置角色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动态流程图展示等多元活动,在自主探究中突破技术原理理解难点。

  成华区生物学教研员黄静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两节课均彰显出“情境线贯穿始终、问题链层次分明、学生活动深度有效”的设计智慧。生物组老师们表示此次研讨活动为优化情境创设、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诸多启发,为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开辟了新思路,将结合校情开展教学实践深度探索。

  初中心理健康同课异构展示课,成都市实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武永健老师和重庆市第九十四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吴春燕老师结合当下中学生心理健康议题,以“心理危机干预(求助方法)”为主题,分别带来了《抑郁的朋友圈》和《焦虑,你好呀》心理健康展示课。

  两位老师融合了ACT、CBT相关理论,通过体验感十足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抑郁与焦虑。

  成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李翔老师充分肯定了两堂课,并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李老师指出,本次展示课活动,老师们切中当下学生的心理议题,通过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合理应对抑郁与焦虑,破除心理问题污名化。

  成都市实验中学唐华副校长从学生视角出发,对两堂课的意义与价值予以高度肯定。成华区德育科谷萌老师莅临课堂。

  共话课堂 融汇思维

  李红霞副书记作为环节主持人,带领8位来自联盟学校及成都市实验中学的管理干部、教师,开启“共话课堂”之旅。

  自贡市第六中学校的李丽莎副校长、重庆市第九十四初级中学校的熊鑫主任、成都市二仙桥学校的米家芬老师,以及成都市实验中学的甘庆老师、曹依宁老师、周宇淋老师、尚洪腾老师,围绕“以艺体为翼 展教育新章”“深化‘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培育新时代94人才”等话题,畅言学校、学科组、个人在大思政建设、艺体教学、学科研讨等方面的探索、成果、思考。

  李国忠副校长从“三变”“三不变”的角度加以总结。

  简练的交流,深入的分享,展现了各个学校对课堂的重视,深耕课堂、深耕教学的执着探索,也体现了深化联动共研的重要意义。

  故事分享 共同成长

  班主任代表李婕老师,从以温度叩启心门、用共情织就成长、以专业唤醒春天三个方面,满怀感恩地讲述自己作为班主任的成长之旅。

  学科教师代表张雪梅老师,从发现光、逐光而行、努力成为光、和大家一起发光四个层次,满怀深情地回顾自己作为学科教师的成长之旅。

  “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完美的表演。它是晨光中俯身倾听的姿态,是家校联系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让我们用平凡的双手托举起实验的春光!”“我所分享的成长故事,实则是我们与实验中学共同成长的故事。我的成长年轮,已与实验中学的发展年轮紧密交织,不可分割。”两位老师的话语,代表了全体实验人的心声:我们与实验中学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颁奖典礼 砥砺奋进

  成华区教科院教研员李翔老师、张文嘉老师、黄静老师,为执教同课异构展示课的吴春燕等6位教师,颁发纪念证书,并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党总支书记曾国和同志,为参与“共话课堂”“我与实验共成长”分享的米家芬等9位教师,颁发纪念证书,并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李国忠副校长宣读学校2024年荣获各级各类奖项的教师名单。李艳、李回想等18位教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先后上台领奖。曾国和书记、何先哲校长为老师们颁发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校长致辞 共赴卓越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何先哲,满怀期待地致闭幕辞。

  何校长高度评价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会对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成都市实验中学与联盟学校之间全面贯彻“共建共研、共进共享”合作宗旨,充分发挥成渝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促进两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希望老师们以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进步,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