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鸟知讯

  编者按:一条河,塑造一座城;一条河,赋能一座城。一条河,激活一座城;一条河,幸福一座城。今年春节期间,成都锦江两岸人头攒动,依水而建的新场景成为网红打卡地,赚得盆满钵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成都落实城市建设的人本逻辑,探索生态价值持续转化的真招实招,是从“单纯治水”到“靠水吃水”、以水兴城趟出的营城逻辑,是成都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锦江治理 为何受到总书记表扬?

  2016年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一再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充分肯定成都“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总体谋划,用翔实的断面监测数据证实了锦江水生态治理取得的工作成效。

  2020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座谈会上,他对黄龙溪断面水质提升到III类再次给予肯定。

  问题来了:锦江,为什么让总书记如此牵挂、一再点赞呢?

  锦江上游岷江,元代以前的中国典籍一直把它视为长江源头。

  当年,岷江边长大的苏轼,曾站立于镇江金山寺,俯瞰滚滚长江,写下“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的诗句。

  先秦时期,李冰父子驯服岷江。水润天府、二江穿城;纵贯三百里、润泽两千年。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成就巴蜀先民治水智慧。

  河流,城市之母。作为长江重要二级支流,锦江穿城而过,这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十分罕见,被称为成都的母亲河。

  河流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锦江一直发挥着供水、排水、灌溉、防洪、航运、漂木、水产、动能、娱乐、防御十大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锦江因水而困。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锦江不堪重负。锦江出成都市境的黄龙溪断面水质,以Ⅴ类和劣Ⅴ类为主,严重污染的岷江让沿岸百姓苦不堪言。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治理好锦江,就是保护了长江。

  1993年,成都启动府南河综合整治,历时10年,耗资42.5亿,锦江由护城河转变为景观河。由于视野、理念、实力约束,当年的改造存在一定局限,河堤直上直下,滨河空间预留不足,锦江难以让人亲近。有专家甚至认为,锦江整治与国外发达国家河流生态修复比较,至少存在50年差距。

  50年差距,成都能不能赶超?

  ■  价值转化  治水建园核心要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给成都布置的重大命题。其核心要义是,怎样实现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的重要指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将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一体推进。

  2018年5月,成都市建立协调统筹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重大事项的指挥机制。

  锦江公园,范围为北绕城南侧500米到江滩公园的锦江段,河道共长48公里,包括锦江河道、滨江两侧开敞空间、沿线两岸1-2个街区,总面积33.8平方公里,涉及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郫都区等7个区,规划建设绿道长度96公里。

  锦江公园核心区域,为两江环抱区域及望江公园段,河道长约17.6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

  从面积、规模可以看出,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远不是治一条河,建一个公园那么简单。成都将其视为重构城市空间结构的牵引工程,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筑基工程。

  寻找动机背后的逻辑,不难看出,成都意图通过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获得超量回报。

  这方面成都颇有心得:天府新区成立之初,大手笔拿出300多亿搞生态项目建设,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值,结果这300多亿吸引来的产业投资远远不止3000亿。

  生态效益转化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投入成为最划算的投入。

  锦江公园建设运营这笔账,算得过来。

  那么,锦江水生态如何治理,锦江公园如何建设?

  对标先进,才能后发先至。

  设计者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建设先进案例: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美国圣安东尼奥河,上海黄浦江、苏州河,南京秦淮河等河流滨水区已成为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空间载体。无一例外,他们具有这样的共性:让穿越城市的河流不仅成为景观,更成为业态丰富、要素涌流、烟火十足的生活空间。

  伦敦泰晤士河

  南京秦淮河

  大家一致认为:锦江公园可以从河流形态、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特色风貌、城市更新五个方面加以借鉴——

  依托自然禀赋特征,塑造特色鲜明的河流形态。

  引导公共设施在滨水界面优化布局,提升城市空间活力。

  慢行优先绿色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品质。

  雕琢城市形象塑造品牌,彰显城市文化气质。

  统筹多元主体诉求,形成滨水空间城市更新模式。

  以此为基础,成都完成锦江公园顶层设计,编制上位规划、技术导则和实施方案,据此开展水生态治理、交通重组、景观提升、风貌整治、社区治理、照明提升、业态提升、文旅策划、品牌塑造九大行动,推动锦江从景观河到生态河的第三次功能转型。

  ■  多元场景  打造价值转化载体

  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

  今天,水清岸绿,滨水景观逐步呈现。

  锦江公园,以水塑魂,治水先行。企业调迁,源头治理,黄龙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从劣V类达到III类以上。2020年锦江流域水质为优,42个水质监测断面优良水体率100%,锦江水质持续改善。

  金牛区“北门里·爱情巷”,一经亮相迅速成为“市井味、时尚范”文旅消费新场景、网红新地标。目前,96公里锦江绿道基本贯通,68公里完成景观提升,6条滨水慢行街打造完工,新增滨水开敞空间7万平方米,滨河景观风貌逐步提升。

  锦江区大川巷,开敞式公共街区与滨江慢行系统有机融合,时尚青年文艺空间成为一街一世界、一街一特色范例。社区、景区、大运会赛事场馆、锦江滨水空间有机融合,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目前已整治提升子街巷38条,其余57条正在加紧施工。

  高新区五岔子慢行桥,有机串联老城区、社区、小区、锦江绿道、江滩公园,完善片区慢行交通体系,成为网红打卡地。锦江两岸交通重组,车退人进 、人车分离、“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让市民慢下脚步、享受生活。

  今天,城市有机更新,社区治理持续深化。

  青羊区芳邻路,通过“两拆一增”风貌改造,结合百花潭公园“书香园林”和“百花小院”家庭园艺生活馆,对业态重新优化提升,成都“慢生活”特质的社区共享空间逐步呈现。

  锦江区翠风苑,对原有亭廊创意改造,引进“方所”品牌,创立“锦书来”主题公共阅读空间,生态价值有效转化,成为新的网红。成都已建成25条示范特色街区,整治锦江公园滨水区风貌96处。

  今天,多元消费场景加快构建。

  “烟火人间三千年,成都上下猛追湾”。成华区望平滨河路,深度发掘社区文化IP,专业化公司运营,营造“一步一景、一店一品”高品质消费场景,培育品牌首店8家,孵化特色网红小店17家,成为大众点评、小红书热门;同时还以此拉动片区商铺租金上涨30%—40%。

  夜幕降临,成都339天府熊猫塔、成华光影走廊、花重锦官光影秀,让人流连忘返。

  东门码头游船,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胜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意。夜游锦江,成为锦江公园核心IP。

  江滩公园,创意沙滩、无边界泳池,多种水上运动场景,吸引韩国“拉咖雷森”咖啡中国首店。

  武侯区锦江公园音乐广场段,以浪漫滨水岸线为主题,围绕廊桥、合江亭等成都地标建筑,重塑锦江沿线成都核心地段开敞式空间景观,打造蜀都味道、国际品质、音乐主题的浪漫滨水岸线,培育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

  成都把营造多元场景作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载体,挖掘培育夜间旅游景区、视听剧苑、文鉴艺廊、购物潮地、晚味去处等夜间消费场景;结合社区治理和子街巷改造提升工作,植入新兴商业业态,强化天府文化特色,通过增强项目造血功能,实现“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两个平衡。

  ■ 锦江公园  幸福美好生活样本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成都以大运会前基本建成锦江公园为目标,聚焦“九大行动”,持续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把锦江公园建成“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公园城市建设的“中国案例”,将这条母亲河建设成为生态河、幸福河、创新河,让美好生活之花绽放千家万户,让每一位来蓉友人感知公园城市的格局气质、体味天府文化的神韵风采。

  今天,锦江正以都市滨水公园的崭新姿态,书写人民城市的幸福美好样本。

  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评论员 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