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头失速,旧动能疲软,新动能难增

  一直发挥德阳产业带动作用的龙头已失速。中国二重从2011年起连续多年亏损,2015年更遭到了退市重组。东方电气的利润较以往下降明显,2016年亏损,且面临行业下行、竞争加剧等问题。因生态环保的要求,德阳的磷矿、煤矿等采矿业受较大限制,一些化工企业或关停、或整顿。而德阳曾引以为豪的名酒“剑南春”,则遭遇了消费和资本的双重逆境,企业市值被五粮液远远甩在后面。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在减弱,所以德阳经济发展的动能也在衰减。

  既有产业失速,德阳新兴产业的引进和迭代同样艰难。就产业而言,市场规模决定了产业增长的前景,科技实力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度。而不管是在消费市场重点的电子器件、汽车、手机、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还是在科技集成重点的信息技术、芯屏高科、智能终端等相关产业,德阳前些年的招商成果不容乐观。相比绵阳投资460多亿的京东方第六代柔性屏项目、投资240多亿的惠科液晶显示器件项目,相比宜宾引进的以中兴、康佳等400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我们德阳前些年又有哪些大惊喜呢?

  二、城市的规模经济未彰显,硬件和软件有明显的短板

  以前,当问起德阳的城市印象时,一些到访者的回答是:“工厂”。然后呢?“走在那里,是从一个工厂向另一个工厂”。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是莫大的夸奖,因为大工厂体现着城市的生产力。而今天,绵远河蓄水成湖,两岸绿树成荫,多个公园修建得很美,还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但为什么城市发展还遭遇瓶颈呢?

  原因很复杂,可有几点是显著的。

  第一,辖区的整合不强,城市的规模经济并未凸显。作为一座地级城市,外引内聚的责任和枢纽作用偏弱。在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德阳可真不能再“散装”了。

  第二,本科及以上高校和科研机构偏少。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当下,这座城市是真的欠缺科研学校和研发基地。相比之下,这些年宜宾在大学城和科创城市的建设上是多么专注,其效果也日益明显。

  第三,城市偏“重”,以“新经济、轻经济、云经济”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直播经济”这些风口就没在这里吹起来过。

  第四,医疗、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有待提升。比如,德阳只有一家三甲医院,而绵阳、泸州、宜宾、南充等其他川内城市就有3家及以上。基础教育方面也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