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一一揭晓。3000多年前的丝绸、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等一一出土,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为了探寻古蜀国的诸多秘密,考古工作者自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坑发现以后,一直在这片古蜀王都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再度发现6座祭祀坑以外,青关山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面积仅次于河南安阳一号宫殿北正殿,推测是古蜀国的神庙或者宫殿;三星堆城墙已基本合围,三重城圈格局初现;发现8座祭祀坑的区域,可以明确就是三星堆王国的祭祀区……

  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正在让三星堆古城的面貌渐渐变得清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

  上下两层

  商代最高规格宫殿式建筑

  “最近30多年来,三星堆遗址进行了20多次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表示。

  事实上,当三星堆1、2号祭祀坑大量珍贵文物出土以后,学术界已渐渐形成一个统一认知:三星堆古城极可能是古蜀时期的一座王都。

  然而,作为一座王城,它的王陵、王宫在哪里?相比同一时期中原的古城,三星堆古城的面积是何等规模?古城的布局又是怎样?两座突然惊世出现的祭祀坑,远不能回答这些疑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随即在三星堆设立考古工作站,持续的考古发掘就此展开。

  2005年春,三星堆当地村民在为青关山台地上的桃树挖坑施肥时,意外发现了密集分布的红烧土堆积。省考古院随即对台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勘探,明确红烧土可能属于一座大型建筑。雷雨介绍,青关山人工土台现存面积有大约16000平方米,其中第二级土台现存约8000平方米,2005年发现的这片建筑遗存,就处在第二级土台的南部。

  因为种种原因,这片大型建筑基址,直到2012年冬才开始进行进一步发掘。在此后大约一年时间里,一座长逾65米,宽近16米,建筑面积逾1000平方米的红烧土建筑基址基本暴露出来——

  它的平面为长方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西墙墙基内外分别有一排共约200个密集排列的“檐柱”遗迹,墙基和“檐柱”础部均由红烧土块垒砌、并夹杂有大量的卵石。10余处红烧土墙基、“檐柱”和室内夯土中还存在掩埋玉璧、石璧和象牙的现象。雷雨表示,根据地层关系、墙基内包含物以及建筑形制判断,这片建筑使用年代大约为三星堆遗址三期,是三星堆遗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建筑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面积仅次于河南安阳一号宫殿北正殿的商代单体建筑。

  这片巨大的建筑是什么用途?它的使用者又是谁呢?它会是三星堆王城内最高统治者的王宫吗?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曾经应邀实地考察过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这位夏商周时期考古权威专家发现,这片基址的南北两边最外侧,各有填充了红烧土和鹅卵石的浅槽,并且呈凸字形对应成组,这是建筑的檐墙基础遗迹。而采用这种双排柱木骨做承重墙的方式,在中原地区商代宫室建筑中很常见。杜金鹏说,现存最早的双排柱夯土墙宫殿建筑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代宫殿建筑4号基址主殿后檐墙,到了商代,偃师商城以及安阳殷墟宫殿建筑的多座基址,都发现了双排柱夯土墙遗迹。

  在建筑基址的内部,还发现了4个平面呈U字形的夯土墙槽,两两相对。这4个建筑遗迹没有与檐墙相接,从其位置、数量以及平面结构看,极可能是楼梯间的承重墙。

  综合台基、檐墙、山墙等考古现象,再结合木骨夯土墙的长度和两墙之间的距离,杜金鹏认为,这片建筑的底层应有大约50米长,南北宽14.3米-14.5米,并且有上下两层。

  那这个体量在商代建筑中属于什么等级呢?杜金鹏统计了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以及安阳殷墟等商代王都重要宫殿建筑的相关材料,发现它们的主体建筑台基宽度一般在9米-11米之间,长度在30米以上。如果宽度在13米-15米,就是最高规格的礼仪建筑了,“可见,青关山建筑体量达到了商代宫殿建筑最高体量规格,相当壮观,是罕见的商代大型宫室建筑遗迹。并且它还有上下两层,可能是当地最高统治者处理政务和举行重大典礼的礼仪建筑,体现了使用者的尊贵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