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观察 邹霞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图片/视频  廖锦辉

  “当时选择留下是对的。”7月19日上午,在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三门村,水稻种植大户陈兰顶着盛夏的烈日到连片的稻田间查看水稻的长势。

  5年前,陈兰回到家乡种起了水稻。从最初的几十亩到如今的2000多亩,不断扩面提质的不只有水稻的种植面积和稻米的质量,还有进出稻田间的一条条农村公路。通过这些路,三家大米从田间卖到了全国各地。

  近3年,遂宁累计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126亿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540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密度236.6公里/百平方公里。今年,遂宁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批唯一“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产业兴旺

  农环线打通乡村“大动脉”

  在回到家乡种植水稻以前,陈兰和老公在外承包工地,有着不菲的收入。为何回来就没再离开?

  “刚回来的时候,村里的基础条件不好,主要是路不通,只有一条颠簸破烂的乡间小路。”但是想为家乡做出点贡献的陈兰选择了留下。“车没办法通行,水稻收割后只能肩挑背扛弄出去卖。”

  2019年,村里将原本的乡间小路修成了水泥路,接下来的两年,这条路在不断变化:从3.5米拓宽到了5.5米,从水泥路升级成了柏油路。在这个过程中,陈兰的“产业布局”实现了两次“升级”。

  第一次“升级”,是她在村里流转的土地翻了一番,从300多亩增加到了700多亩。目前,她将水稻种植发展到了邻近的几个镇,一共种植水稻2000多亩。第二次“升级”是布局循环农业,陈兰在稻田养起了生态鱼,水稻收割后种植中药材和蔬菜。“以前一亩地利润200元左右,现在一亩地利润15000元左右。”

  便捷优质的公路为陈兰带来了高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了收益。村民周兴和将自家2亩多水田流转给陈兰,农忙时到陈兰的合作社务工。“土地流转费一亩一年450元,农忙务工150元一天,一年下来有一万多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