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跃升

  与之前相比,上榜7县(市)整体呈向前跃升态势,全部实现进位提

  升韧性较强

  去年,即便面临多重困难挑战,全省县域经济依然显示出较强韧性

  专家建言

  赛迪顾问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培育方略:由“雁行模式”县域,加快向“狼群模式”县域迈进

  未来可期

  今年,四川省不少地方谋定县域发展新思路,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各地规划与“五区共兴”相契合,共助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四川共有7个县(市)上榜,分别是西昌市、简阳市、江油市、宣汉县、彭州市、射洪市、金堂县,上榜数量创新高。四川也由此成为近三年全国新增百强县最多省份。

  郡县治,天下安。全省183个县(市、区)共筑四川“经济大厦”坚实基础。“百强”是观察一个地区县域经济的重要窗口。榜单内外,还能读出四川县域经济哪些新信号?

  榜单有何变?

  百强县数量创新高,整体呈“雁行”跃升

  此次,四川共7个县(市)上榜,比去年新增3个,数量创历年新高。

  虽然这7个县(市)整体处于榜单较为靠后位置,但与前年、去年榜单相比,整体呈向前跃升态势,并全部实现进位提升。

  其中,西昌市(85位)和简阳市(87位)连续三年上榜,排名较去年分别前进7位和6位;彭州市(92位)和射洪市(94位)连续两年进入百强县榜单,排名分别较去年前进3位和4位;江油市(89位)、宣汉县(90位)、金堂县(95位)则是首次进入百强县榜单。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等专家看来,进入百强县榜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较为领先地位。“2023赛迪百强县”评选设有“双门槛”——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并设有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4个一级指标,以及8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

  对标指标,四川入选县(市)可谓实至名归。如西昌市,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672.14亿元,同比增长5.0%,钒钛钢铁、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生物食品医药、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及大数据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又如简阳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99亿元,主导产业有机械制造、绿色建材、食品加工等,正加快培育航空航天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速。

  本次上榜的四川7个县(市)位次较为集中。根据榜单,赛迪顾问研究总结了百强县发展的三大模式:一是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狼群模式”,县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竞逐;二是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的“雁行模式”,形成省内县域经济“雁行”梯队式发展格局;三是贵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狮王模式”,集中培育核心典型县市,以“标兵”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包括四川百强县在内的“雁行模式”,赛迪顾问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培育方略:由“雁行模式”县域加快向“狼群模式”县域迈进。

  新锐有何“长”?

  特色优势凸显,县域经济韧劲十足

  新兴势力,往往更加引人关注。今年首次进入榜单的江油市、宣汉县、金堂县3个县(市)有哪些长板?

  通过多年发展,江油初步形成以先进材料为主导产业,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医药为优势产业的“1+4”现代工业体系。去年,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首次成功试制TA10挤压管,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江油以培育具有市场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为目标,形成了以攀长特公司为链主企业、中小特钢企业协作加工的环环相扣、优势互补产业链。此外,江油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文旅产业、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发展也正迎头赶上。

  宣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充分挖掘发展潜力,主动扛起“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主战场使命,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天然气硫黄、锂钾综合利用、微玻纤、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达650亿元。浙江正凯、江西赣锋、广东美联、四川新金路4个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20年159.23亿元增至2022年306.42亿元。宣汉还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成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6个,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县”,去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亿元。

  去年,金堂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双双居成都第一。随着通威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巴莫新一代高比能量新型锂电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金堂以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强势崛起。目前,金堂已聚集绿色低碳规上企业超150家,已建成中西部规模宏大、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当前,金堂正聚力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强产业链条,重点推动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两大主链集聚壮大,持续领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赛道。

  跳出榜单看县域经济。实际上,四川诸多县(市、区)近年来进步也比较明显。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和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勤说,据多地实地调研,去年虽面临多重困难挑战,全省县域经济依然显示出较强韧性。

  韧性从何而来?专家分析,一方面得益于重大项目支撑,如去年川渝共同实施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点指向基础设施补短板、制造业强基础、科技创新增动力等,给相关县(市、区)带来明显投资拉动。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我省坚持县域经济分类发展路径。比如,我省正大力支持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给一些资源富集、产业配套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带来契机。

  势头有多“猛”?

  新“百强”格局下,县域“创力”迸发

  与百强县同样有较高关注度的还有百强区。近日发布的“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13个区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盛毅指出,我省县域经济“先头部队”实力不断壮大,也是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推动“五区共兴”的关键之一。

  新“百强”格局下,县域“创力”迸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我省不少地方谋定县域发展新思路,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争创各行业领域先进示范,涌动着目标创建、示范创建的新活力。

  成都平原经济区聚焦一个“融”字,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中壮大自身实力。资阳聚焦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建设,做优做强中心城区“一核”,培育壮大安岳、乐至“两极”,推动雁江、高新、临空“三区”协同发展。眉山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以“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为战略牵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其中,以该市东坡区永丰片区为核心,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

  在川南经济区,宜宾、泸州两市对建设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协作共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明确新任务。县域发展方面,宜宾提出,推动三江新区与其他县(区)协同招商、协作发展总部经济和飞地园区。

  川东北经济区突出在示范创建中晋位升级。巴中支持南江、通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充支持营山争创全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县;广安支持岳池、武胜、邻水打造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

  在攀西经济区,随着《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印发,凉山州把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牵引,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共兴发展新格局。

  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阿坝州提出发展清洁能源,明确将引进产业链末端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龙头企业,支持汶川、茂县等县(市)做好承接,加大锂矿资源绿色开发力度。

  在盛毅看来,聚焦一个“创”字,我省不同区域对县域经济发展愿景描绘不同,与“五区共兴”相契合。其目的就是要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记者 王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