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苏东坡》演出。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苏东坡》演出。

  优化结构,创新发展

  四川人艺寻求舞台艺术新突破

  话剧《苏东坡》取得热烈反响,离不开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在该剧中倾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3年,2012年9月转企改制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今年适逢建院65周年,四川人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川人艺依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创排“彰显中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近年来创作出《第29棵树》《范长江》《雪域忠魂》《巴交龙布》《铁血西迁》《赵一曼》《高腔》等大型话剧。2017年创排、献礼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的川话版《茶馆》,更被广泛赞誉为“为中国话剧打开一扇窗”。

  四川人艺还积极探索商业戏剧发展的道路。由剧院经营的黑螺艺术空间建于都市商业综合体,吸引着城市高消费人群,通过引进品质上乘且具有当代性的剧目,每年保证高场次的演出,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群体。同时,四川人艺从2016年开始连续两年举办川渝话剧“双城记”暨成都戏剧节,进一步扩展戏剧在两地的影响力。

  依托于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音乐产业的政策红利,四川人艺还根据著名美国作家欧·亨利同名短篇小说创排了音乐剧《麦琪的礼物》。该剧不仅在2017年受邀赴韩参加第十一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获得“评委会大奖”殊荣,最近又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暨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成为音乐剧组仅有的6部入选作品之一。

  探索还将继续。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表示,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合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创排具有巴蜀文化特质的舞台艺术作品,以重回“中国话剧第一方阵”为目标,与西南大区的其他兄弟院团紧密团结和合作,倾力促进西南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

  专家学者点评话剧《苏东坡》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认为,四川人艺在抓大题材、本土题材上表现非常成熟,以原创剧目带动院团年轻队伍建设的战略要坚持走下去。苏东坡是中国古贤第一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都有自己追求的苏公情怀。感谢四川人艺让我们接近了一次苏东坡的生命,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话剧《苏东坡》文学基础好,舞台呈现高,同近年来其他戏剧作品相比,尤其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硬实力”上都更具竞争力。

  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戏剧教育家徐晓钟说,《苏东坡》舞台表现是一大创新,大量运用戏曲与民间艺术假定性原则和“说书”叙述手段,配合非幻觉主义语汇,将“诗”的美完全解读出来,开创了新的舞台美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对剧目的艺术呈现给予肯定,认为《苏东坡》文学基础很好,舞台表现很高,且剧目内容丰富,层面丰满,可以提供给观众方方面面解读的空间,通过话剧可以学习古贤人格精神,缅怀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剧中采用的一些网络热词,既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又能使戏剧语言灵活。

  故宫博物院苏东坡研究学者、作家祝勇认为,话剧《苏东坡》将东坡的文化精神,北宋各阶段的政治变革、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客观呈现,张弛有度、波澜起伏。《苏东坡》不仅是一部很雅的话剧,更是苏轼题材文艺创作中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