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安岳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针对此事回应称,经核实流传的对比照片所涉石刻仅有释迦佛一处为安岳石刻,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群众所为,初衷也是朴素的信仰和保护,但好心却办了坏事,并非正规文物修缮,当时峰门寺只是一个级别较低的文物点,当时并无专职的文管员。
8月5日下午,安岳县官方微博“安岳之声”发布了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关于峰门寺摩崖造像被重绘的情况说明。安岳县文物管理局表示,峰门寺位于安岳县高升乡云光村,开凿于南宋,现存摩崖造像3龛23尊。该处造像199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题记来看,历史以来多次重绘、培修。1951年,庙宇被拆除。1995年6月,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对峰门寺进行培修,修建了保护房30余平方米。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群众聘请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时任安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知晓该情况后,庚即赶赴现场,发现主尊造像已被重绘,便立即予以制止,并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其余造像未被重绘,至今仍保持原貌。
8月16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四川省文物局派专人前往涉事地点对摩崖石刻类文物开展了全面的实地勘察,经四川省文物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确认,涉事地区现有石刻造像类遗址13处,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妆彩重塑”,当时地方文物部门进行了及时制止;2006年至2013年间,这批石刻造像大部分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间地方文物部门切实履行了监管责任,规范民间宗教活动,未发现“妆彩重塑”现象。
涉事的13处石刻造像类遗址中,净慧岩摩崖造像位于资阳市安岳县,现有龛窟18个、造像83尊、碑刻题记13通,主要为南宋造像,于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核实,该造像妆彩重塑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由当地群众自发捐资进行。2012年,该处已聘请专职文保员进行日常维护,安岳县文管所已联合当地民宗部门对净慧岩摩崖造像的宗教活动进行规范,近年来未发现妆彩重塑现象。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