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20日下午,艺术家冉启泉个展——“灰烬”在成都市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众多艺术家及嘉宾共同见证了《灰烬》成都站的开幕,现场展出了冉启泉近年来《人》、《书》、《沉默的大多数》等系列作品,呈现出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状态。

本次展览由红美术馆主办,515艺术创窟、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协办。青年批评家崔付利主刀策展,著名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515艺术创窟艺术顾问王林担任学术主持,青年批评家、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515艺术创窟驻会学术主持邓旭执行策展。尔雅传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张全普,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515艺术创窟艺委会委员刘承川,515艺术创窟艺委会委员、入驻艺术家郭玉川,515艺术创窟入驻艺术家蒲明,515艺术创窟展陈部主任何双将,著名油画家孟涛等30余位达州艺术界人士出席展览。

在开展前期,作为协办单位的515艺术创窟派出了展陈部团队到成都参与布展工作。此次冉启泉巡回个展是继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成功举办首展之后,在成都站的又一次重要展出,515艺术创窟相关人员全程参与。





展览以灰烬为主题。馆内,柔和的灯光投射在作品上,光与影的重合交织,整个展厅散发出沉重而神秘的艺术气息。以纸为原料的艺术作品,通过破坏、烧毁、重塑等加工过程,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颠覆人们的常规认知。

展览现场,观展嘉宾驻足凝视,蹙眉深思。一位现场观众讲道:“这些作品将纸张进行燃烧,褪去了原本的模样,余留下灰烬。艺术家通过奇妙的构思,独特的手法,赋予了灰烬新的生命。同时,所有作品并不是一味的以灰色为基调,而且在其中还点缀着其他颜色,给人以重生的希望,引人深思,令人震撼!”

展厅内人头攒动,前来观看的市民对艺术作品充满了好奇,《在场》和《沉默的大多数》两组装置作品引得人们纷纷上前合影。作品以人物形象为载体,配合肢体语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同时在橘黄色的灯光下,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王林致辞时谈到,自己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深感兴趣,艺术在今天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境遇,文化、美学现象的思考和反省。从冉启泉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辛勤的劳动和所取得的成果。王林表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和背后的意义可以通过阅读材料,自己与冉启泉有过一段很长的对话,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文字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展厅入口处墙壁上的“艺术之在与不在”文字,是艺术家上海个展时几位批评家在研讨会时进行交流后所梳理出的文稿,也可作为理解和阐释艺术家创作的辅助工具。此外,上海展览时的策展人杜曦云和成都展览的策展人崔付利所写的前言,对艺术家的作品都有深入的研究。“冉启泉作品从纸到书,从书到人,改变了人们对纸质材料的惯性认识,让人用当代艺术的文化意识重新认识纸媒的意义。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把媒材和资讯、社会和历史、知识和人文的相互关系,做了具体、有效的个人连接,以个性化的创新性改变艺术作为消费对象的普遍形状。说到底,观念艺术的感觉性和架上艺术的观念化,都是当代艺术可以选择的创作方向,而冉启泉作品正是从新表现主义和新写意主义两个维度,对于文化表达与文化反省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邓旭在发言时表示,此次展览较完整地展示了冉启泉近十年对于材料探索的作品。不仅仅是每件作品个体的形成,而是从架上绘画到材料、媒介运用变化的集中呈现,也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从架上到材料,从视觉到观念的一条线索变化的缩影。“本次展览在成都举办是非常有意义的,或许它和成都艺术生态的基调不太一样,就像是在漂亮姑娘的脸上划上了一道伤口,所引发的痛感能够刺激灵魂,震撼我们的也正是这一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4日。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