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萍
“巴斯奎特:不为人知的笔记本”日前正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中心的克利夫兰美术馆展出,展览将展至4月23日。
巴斯奎特,是二战后美国涂鸦艺术家,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今年9月,他的个展还将在英国伦敦开始展出。“巴斯奎特:真的成名”是巴斯奎特作品首次在英国大规模展出的展览。作为纽约的前卫天才艺术家,巴斯奎特在1978年得到媒体的关注,他与同学艾尔·迪亚兹一起以“SAMO”之名,在纽约各地涂鸦谜一般的语句,在这之后不久巴斯奎特迅速地成为同代人中出名的艺术家。
据悉,“巴斯奎特:真的成名”由迪特尔·布赫哈特博士和巴比肯艺术中心策展人艾莉诺·奈恩策展,并由巴比肯与席恩美术馆合作组织,从国际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借出作品,百余件非凡的精选作品中有很多都不曾在英国展出。其中包括巴斯奎特为1981年在美国纽约当代艺术中心(PS1)举办的重要展览“纽约/新浪潮”而创作的作品。自学成才的巴斯奎特,在从解剖绘图到爵士等极其广泛的原始材料与艺术中获得体验。这将是一场聚焦艺术家与音乐、文字、电影和电视之间关系的展览,其呈现的新研究将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认识这位艺术家的一些知名画作和涂鸦。
从自学成才到一举成名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年),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成长于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具有波多黎各血统的黑人,父亲则具有海地血统。父母从小提供给他优质的教育,并有意鼓励他对艺术的喜爱,父亲经常带给他绘画用的纸,母亲经常带他参观各大博物馆,如布鲁克林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68年,巴斯奎特在布鲁克林街头玩耍的时候遭遇车祸。住院期间,他的母亲给他带了一本19世纪解剖学复印本《格雷的解剖学》,以及达芬奇的解剖图资料。这些成为了日后巴斯奎特艺术的重要创作源泉,他甚至为1979年创建的实验乐队起了个相同的名“格雷(gray)”。不过,很快,他发现自己将在绘画领域受人瞩目,而非音乐。
家境优越的他,却从小反叛,迷恋街头文化。15岁开始离家出走,在华盛顿广场流浪,后被警察送回家。1976年,17岁的巴斯奎特从学校退学,被他父亲赶出家门,从此他寄居朋友家,依靠变卖T恤衫和手工明信片为生。此时,他开始在苏荷(SoHo)街区、曼哈顿的墙上,以及华盛顿广场、纽约地铁的车厢上创作涂鸦,并以“SAMO”(same old shit:老掉牙的臭狗屎)的标记为人熟知。
1979年,安迪·沃霍尔通过《访谈杂志》的编辑佩姬·鲍威尔的推荐,特地买了他的一张手绘明信片而互相认识,从此把他视为非凡的天才,带他一起制作作品,一起参加展览,此后,巴斯奎特的艺术道路一路水涨船高。然而,当时安迪·沃霍尔为了让巴斯奎特的成名更加激励人心,对外宣称巴斯奎特是在加勒比岛的贫民窟里出生,只身游荡纽约,每晚在纸箱里流浪。不管怎样,当巴斯奎特被安迪·沃霍尔看中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经过沃霍尔的推荐,1981年,在非盈利的纽约当代艺术中心(PS1)和艺术与城市资源机构举办的“纽约/新浪潮”群展上,巴斯奎特初露锋芒。1982年第一次个展在纽约的安尼娜·诺塞伊画廊举办,在开幕的当晚所有作品全部销售一空,巴斯奎特获得25万美金的收入。1983年,巴斯奎特参加了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双年展,成为了这一展览历史上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从此奠定了这位23岁艺术家无可比拟的知名度。
很早以前,他自己已经预感将会站在艺术舞台中央。在遇见沃霍尔之前,他的艺术其实已经成熟。画面出现符号、儿童般稚拙的线条,无处不在的文字注释、标志的皇冠符号、多彩的色彩表现已经非常具有感染力。那时,他有意识地在商人经常出现的街道上,在画廊街区的墙上,用特殊的符号吸引主流艺术圈和当代艺术经纪人的眼球,足以显见他想要跻身主流艺术圈的野心。而安迪·沃霍尔正是帮他推到艺术生涯顶峰的重要人物。
街头艺术进入主流空间
他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绘画中,自由书写的同时也诉诸强烈的情感。作品有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的痕迹,也有波普艺术表现大众文化的特质。
他作品中黑人头像的重复出现、皇冠、文字、文字被划伤的痕迹、版权字样等符号充斥着所有的作品,形成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这些文字和符号各有其象征意义与政治意义:牛奶(代表白人)、肥皂(代表白色清洗)、棉花(代表奴隶)、白色代表着压迫等等。他的作品看似随心所欲,其实在画面中流露着各种典故和巧思,凌乱的画面其实以多层次绘画来隐喻历史在征服和抵抗之间的凌乱感。看似年轻的他,其实已经有着非常成熟的思想。他的音乐伙伴米盖尔·霍尔曼曾经描述道:“他只有19岁,但我已经被他超前的思想折服了,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年过40、环游过世界的长者,甚至像一个超脱常人的神。很多认识他的人都有同样的感觉。”
然而,他的绘画是自学成才的。他常常从艺术史里寻找创作灵感。画作里,不难看到毕加索、托姆布雷、培根等人的影响。
他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日常的凌乱手稿是他真实自我的写照。最近正在克利夫兰美术馆展出“不为人知的笔记本”,正是他日常时光的片段思绪,笔记本充斥着支离破碎的诗歌、文字游戏、素描以及他对街头生活和流行文化的社会观察。随处可见的图像、文字、音乐、朋友们教科书上的图表、物品包装上的原料成分、街头的标记等等大众文化图像都是他记录的内容,也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笔记上的文字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字母在小小的页面上,也布局讲究,充满变化,无异于一幅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他将街头艺术,推进了画廊的白盒子空间,获得主流艺术圈,获得美国白人的关注。从地下艺术跻身于国际艺术明星,巴斯奎特成为美国较早获得卓著成就的黑人艺术家。
当然,黑人的身份给他带来独特的创作题材。“黑人是我大部分作品的主角。”巴斯奎特发现黑人的形象在艺术史上是缺失的,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将当代黑人的生活画进作品里。不管高贵的或者传统的黑人生活和文化,在巴斯奎特的眼里都值得敬重。拳王、篮球运动员等当代社会的黑人英雄形象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在他们身上发现了非裔美国人有着抵抗、胜利和力量的特质。当然除了正面的形象,他也指出美国社会讽刺的一面。
《讽刺的黑人警察》是巴斯奎特对自己种族的尖锐讽刺。他有意识地展现黑人被白人控制的情况。在画中,他认为黑人成为警察是非常讽刺的,他们的工作是确保法律的执行,而这个法律却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画中的帽子象征着笼子,讽刺黑人警察的字眼直接写在画面上,右下角还有着“人质(Pawn)”的英文单词,明显地表达了巴斯奎特认为黑人警察地位的荒谬性。
巴斯奎特的梦魇与期冀
尽管,有些黑人在他们的领域作出了辉煌的成绩,但是现实世界里黑人社会的不平等待遇仍然是巴斯奎特的梦魇。
《迈克尔·斯图尔特之死》是为了纪念被纽约警察殴打致死的一位黑人涂鸦艺术家而创作的。斯图尔特在地铁站遭到几名警察殴打,他们声称斯图尔特正在乱涂乱画,最终斯图尔特受伤而死。那天晚上,听到这个消息的他完全被吓坏了,这个事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危险脆弱。在画面中,警察被描绘成挥舞着警棍的尖牙小人,而斯图尔特则是一个黑色的剪影,整幅画面被红蓝色的漩涡所席卷,一种悲伤、恐怖的氛围昭然若揭。
比起早期的涂鸦艺术,这一时期的创作画面尺幅更大,材质上也更加丰富,一般是在油画布上采用油彩、丙烯、拼贴等综合材料,这样更加易于保存和收藏。画面内容上多了一些理性的分析且更加深刻,符号元素也更加丰富。
但是这一时期的稳定创作并没有维持太久,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体状况因为嗑药而急剧下降,创作状态不稳定,创作速度也跟不上从前。他的创作产出能力、行为方式严重地影响了与纽约艺术经纪人的关系。而这时候,市场对新表现艺术的热潮也渐渐冷却,当他的名字不再出现在经纪人的艺术家名单中时,他受到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丧失了艺术圈对他的信任。
另外自从他成名后,他沉溺于光环和名誉,相比将要展出的作品,他更关心的是谁会参加他画展的开幕式。实际上他看重的是社会对他不带偏见的认可。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涂鸦艺术家,“涂鸦”是黑人的代名词,与他同时期的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肯尼早已摆脱了涂鸦艺术家的称呼,自己却背负着带有偏见的涂鸦艺术家称呼。
弗雷德·霍夫曼曾在比佛利山庄一家高档饭店里为巴斯奎特庆祝生日:“我记得他环顾四周后对我们说,你们猜我看见了什么?我看见饭店里的每个人都在想为什么我一个黑小子会在这儿。”
更糟糕的是,有一次,巴斯奎特穿着一件山本耀司设计的松垮垮的黑色西装,开襟白衬衣,戴着一顶直边黑礼帽在路边打车。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有几辆过去了,其中有两个司机是黑人,但是没人理会他。巴斯奎特转过身来对同伴玛姬·布尔特说:“你知道为什么没人载我们?那是因为我是个黑人。你能找一辆出租车么?”布尔特迅速地打到了一辆车。回到大琼斯街后,巴斯奎特一个人去了楼上。半个小时之后,布尔特发现他瘫倒在地上,汗流浃背,开始谈论安迪(那时,安迪·沃霍尔已经去世了),时而大声号哭,时而小声啜泣。
黑人身份受到的美国社会偏见,严重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状态,这却是他无力改变的现实。他认为自己应当受到更多的敬重。
资本青睐促使真的成名
他渴望艺术圈对他的持久关注,又对艺术圈有着诸多的不满,他成了自己的批判对象,矛盾的心理让他陷入深深的迷茫中。他变得肆意挥霍,试图用散财的方式来净化自身:从豪华轿车的车窗内向鲍威利街和休斯顿街上的乞丐们抛洒百元大钞;在他自己的名贵西装上乱涂乱画;将钱和绘画原料借给穷困潦倒的朋友;天女散花般地抛撒绘稿和画作;为一个音乐家朋友购买了一艘渔船,借给一位画家朋友现金,并且拒绝对方归还。
同时伴随玩世不恭态度而来的是一种对体面生活的过度渴望,他辗转于洛杉矶的各大酒店:偏爱豪华的艾米塔基比佛利山庄酒店,倾向选择在西四十六街上古老悠久的巴贝塔餐厅举办奢华的艺术晚宴,喝酒也要寻找店里质量最好年份最久的葡萄酒……他的情绪在两个极端间激烈摇摆:有时温和友善,有着不动声色的机智,有时却又阴沉多疑、粗暴易怒。
黑人出身滋生的敏感脆弱心理,艺术圈对他关注的减弱,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安迪死亡后的缅怀,使他的生活和情绪陷入无法自理的状态,越来越依赖毒品来抵抗内心的焦虑。1988年,27岁的他,在自家的公寓里嗑药过度致死。他短暂的10年创作生涯里,留下了上千幅绘画作品、3000多幅纸本和素描作品。
25年后,市场对他的关注度重新燃起,他的作品屡屡创下拍卖纪录。
2013年,创作于1982年的《瘾君子》在纽约佳士得以4880万美元被竞得,创下巴斯奎特当时的市场纪录。
2016年5月10日,创作于1982年的代表作《无题(恶魔)》,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转折期作品,以5728.5万美元在纽约佳士得春拍“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成交,刷新2013年其个人作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
这位艺术家的陨落,深层原因是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一位黑人艺术家,即使有才,即使有钱,即使有名气,即使有安迪·沃霍尔这样的大牌艺术家支持,也躲不过整个美国社会的偏见。巴斯奎特,很难想象日后他的作品能够得到如此瞩目,且受到资本如此青睐。生前不受待见,死后他的作品却成了全球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如果社会对他宽容一些,那么这位死时只有27岁的艺术家定留给我们更多的精彩的艺术品。
今年9月,英国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将举办巴斯奎特自1984年以来在英国的首个展览“真的成名”。此次展览也将是巴斯奎特去世后在英国的首个大型展览。目前英国的公共艺术机构里尚未收藏有巴斯奎特的作品。这是今年能看到最全巴斯奎特作品的展览了,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巴斯奎特的信息,就去看展吧。
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