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财经|时尚|艺术|运动|娱乐|汽车|教育|站内导航
达州

新浪四川>达州>区县>正文

大巴山的“黄牛”书记 ——记渡口土家族乡钦家村第一书记

2020年05月19日 16:17 新浪四川城事 

  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钦家村地处宣汉县北部边远山区,与万源市接壤,平均海拔1400余米,距县城140余公里,是宣汉县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被戏称为“外蒙古”。2018年5月,宣汉县医保局干部谭荣主动请缨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凭着一双黄胶鞋、一个布挎包、一颗赤诚心,让乡亲们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开起了农家乐……乡亲们喜在脸上、乐在心头,对这位“老黄牛”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一双黄胶鞋,穿出铁脚板

  上任的第一天,就印证了群众口中的“外蒙古”。高高的山峰,崎岖的山路,陡峭的山崖,泥泞的小道,又是坐车又是走路,用了整整一天才到达钦家村。谭荣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一路的景象所震惊,累得早已散架的谭荣在这一晚失眠了。巨大的脱贫压力,让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成熟男人也感到十分迷茫。

  我该怎么办?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换上黄布胶鞋踏上了崎岖的山路。为更好地摸清底数、找准问题,他遍访了全村122户373人,并多次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按轻重缓急,分门别类梳理成问题清单。就这样一月下来,谭荣双脚打起血亮泡,黄布胶鞋也光荣下岗。不爱张扬的谭荣从来不诉苦叫累,面对干群的关切,他总是用“原来在机关呆惯了,脚粑手软的,现在都练成少林十二路谭腿了”这句话来打消他们的疑虑。作为第一书记,他从不后悔来到这样一个偏远、艰苦的小山村。

  一只布挎包,装满致富经

  磨刀不误砍柴工。谭荣通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科学谋划,他明确了钦家村“强化基础建设,改进民生,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攻坚发展思路。三年来,谭荣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各界社会力量的关心支持下,新建了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15公里,改造入户道路0.8公里,修建游步道8.8公里,新建饮水工程8个,灌溉工程1个,新建通讯基站1座,新建垃圾池17个,实施易地搬迁20户、避让安置55户、广厦行动19户,修建党群服务中心。帮助指导群众发展高山大米、岩豆、蜂蜜、毛竹笋等特色产品,引导群众借力大巴山旅游开发办起了农家乐……如今的钦家村户户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较2018年5月番了1翻。

  提起这些变化,群众笑得合不拢嘴。有人戏称,这些都是谭荣从挎包里变戏法变出来的;也有人开玩笑说,谭书记的包包那是上千万上亿的项目。原来,谭荣无论走哪里总爱挎一个布包包,在他的布包里装满了脱贫规划、产业规划、项目申请、物质帮扶等具体的计划方案……鼓鼓囊囊的布包包倾注了谭荣的心血,他正把一个个想法变成现实。在他心里,不把布包包里的东西腾空绝不撤兵。

  一颗赤诚心,换来鱼水情

  在帮助该村发展经济的同时,村民的脱贫意识一直是谭荣牵挂的重点。在他看来,只有扶贫与扶智同步进行,增强群众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他结合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他以心换心,把“拉家常”作为“日常”,把“贫困户”当作“亲戚”,在他眼里,没有调解不下来的矛盾纠纷,没有落实不了的项目。三年来,钦家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起上访上诉案件,邻里和睦,团结奋进,人心思齐。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受到极大鼓舞。

  如今44岁的谭荣成了村里的名人,憨厚朴实、不爱多言多语的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老黄牛,提起他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面对这些赞誉,他总是摇摇头、笑眯眯地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我还没有做好,我还要努力,争取让村民借助巴山大峡谷文旅开发都端上旅游碗”。

  带着这个梦想,谭荣依然扎根大山,为钦家村更加美好的明天、群众更加富足的生活,奔波着,忙碌着。(来源:宣汉县渡口乡 图文/漆晓华)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