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高校:进校门先测体温 食堂摆起中药汤

http://sc.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09:05  成都商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大学。正欲走进大门,一名值班人员把记者拦住了。原来,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传入校园,学校在门口摆设了一台红外线体温检测仪,每位进出人员必须经过检测,体温正常才能“放行”。

  秋季是学生返校入学高峰,也是传染病高发期。9月1日至2日,记者跟随成都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和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成都市内的部分大中专院校进行突击检查,亲历了当地学校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构筑起的“铜墙铁壁”。据悉,成都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全面进入戒备状态。

  成都大学副校长柯玲说,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管理上有一定难度。为此,学校要求各学院负责人作为防控甲流第一责任人,建立晨检和因病缺课记录,及时了解学生因病缺课原因。“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立即上报学校医疗服务中心。”

  几天前的一个“突发情况”,让柯玲“虚惊”一场。家在泸州的成都大学大二学生叶静返校后,8月28日体温突然超过37.5℃。宿舍值班人员发现后立即通知辅导员,将叶静送到医院检查。“还好只是一般感冒发烧。”柯玲说,“每栋学生宿舍我们都指派了值班人员,密切观察进出学生中有无感冒、咳嗽等症状。发现有上述症状者,会在第一时间内报医疗服务中心,并送到医院就诊。”

  记者又来到四川省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展板,食堂门口还摆着一大锅熬制的预防流感的中药汤。“学校在每一个学生寝室都发放了体温计,食堂、教室、寝室、厕所等公共区域全部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学校后勤服务公司总经理李鸿雁说,从昨日起,学校还将对全校学生开展为期7天的晨检,凡体温在37.5℃以上的学生,各班辅导员在上午10点前报校医务室。

  据了解,此次检查的重点是确认学校是否采取了传染病防治的措施以及食堂,医疗室等场所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对不合格的地方立即提出限期整改。四川省教育厅日前也下文要求,中小学返校学生需提供由当地社区医疗服务站或家长签字认可的返校前一周体温测试记录。大学生进入集体宿舍前,要通过体温测试和体检。开学后启动师生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据记者了解,开学后,各高校还组织了师生清扫校园环境,保持教室、宿舍、图书室、食堂等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随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对板房食堂和外包食堂等条件相对较差、管理相对薄弱的食堂,落实专人管理。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