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成都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报名登记时间还有将近一周,21日,不少区陆续发布了“小学入学登记公告”,告知各位家长小一新生报名的登记点和登记范围。
幼升小的步伐越走越近,小一娃娃即将走入校园,开启小学生活。家长朋友们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帮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新浪四川特别邀请到成都小学名校长支招幼小衔接,给出最实用的幼小衔接攻略!
幼小衔接是“长程衔接” 提前准备有巧招
“入学前最好有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要让孩子有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副校长杨晓彬建议,在心理准备上,家长可陪孩子实地参观即将入读的新学校,提前熟悉环境,感受氛围,增强对小学的感性认识,减少对学校的陌生感和学前焦虑,引起孩子对新学校的期待和新生活的向往。
在具体的行动和操作层面,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里模拟“上学”的游戏,通过角色的互动和反复的心理暗示,强化孩子“我是小学生啦”的认识,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软着陆”,为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改变做好准备。
她特别强调,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培养,首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是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种关注儿童学习的身心基础,呵护和培育他们的主动性和调控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长程衔接’,家长们要有相应的提前准备。”
家长切忌陷入两大误区 提前准备适应力更强
川大附小西区副校长龚艳认为,在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容易陷入两个完全相反的误区:一个是孩子已经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不用像之前一样悉心照顾;一个是孩子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仍然要处处小心保护,“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自己的指导和督促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另外,家长还需要学会和孩子一同前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入学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他第一个星期和第一个月的情绪和学习,如果有提前准备,孩子的适应能力会更强。”
实时权威的教育资讯,名校升学经验,解答家长教育疑惑!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浪升学圈(sinakjy)

查看评论(2)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