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12月3日至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为新时代四川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格外引人注意。

  “很振奋,也更加激励我们奋发有为。”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泽淼提到,目前,资阳与重庆大足正积极对接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巴蜀文旅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安岳石刻(圆觉洞)

  [渊源]

  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一脉相承

  11月18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上,资阳市的安岳石刻(紫竹观音)与大足石刻共同获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翻看历史,资阳市与大足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通,是成渝直线中点上的“邻居”,而在石刻文化方面,两地更是一脉相承。

  安岳石刻(毗卢洞紫竹观音)

  “安岳石刻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张泽淼解释,安岳石刻比大足石刻早约200-400年左右,在造像题材和内容上有很多共同点,两地都续写了中国石刻艺术的辉煌,“比如说,大足石刻部分雕像的匠师籍贯为普州,而普州就是过去的安岳。”

  匠师出自同门,也造就了两地石刻造像题材、内容和雕刻艺术风格相似。如安岳毗卢洞“柳本尊十练图”、华严洞中的“华严三圣答疑图”、孔雀洞的孔雀明王、茗山寺的十二护法神将、净慧岩的数珠观音等石刻造像,均能大足石刻中觅得踪影。

  大足石刻

  有学者曾说过,大足小佛湾石刻是大佛湾石刻的小样,而安岳石刻则是大足石刻的样本。因此,凡是安岳石刻中有的题材和内容,大足石刻中基本上有,尤其是晚唐五代和两宋的石刻题材和内容,几乎全是相同或相近的。

  “可以说,安岳与大足石刻造像题材和内容是联系紧密,前后影响,发展创新的关系。”张泽淼提到,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其艺术风格,均一扫中国石刻艺术前期石刻中的“瘦骨清象”和外来石刻艺术的泊来痕迹,而且继承和发扬中期石刻艺术端庄丰满,健美华丽之风。同时还开创了晚唐、五代和两宋石刻造像的新局面,将唐宋画派中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天衣飞扬”、“云霞缥涉尽穷其态”、“人物内在与情思曲折”等画风,有机而巧妙地融入石刻造像之中。将神佛、菩萨等石刻神像人化、人像美化,使石刻造像更加人性化和世俗化,将中国石刻艺术推到了雕塑发展的顶峰。

  [目标]

  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了解,目前,资阳市的旅游资源以“安岳石刻”“陈毅故里”等为代表,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13点,而大足石刻早在1999年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资阳压力不小。如何共建,吸引周边地区的目光。

  两地明晰,必须准确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

  今年4月,大足区党政代表团赴资阳市考察交流,共同签订《共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构建成渝主轴联动发展共同体 助推成渝中部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文旅融合等十个方面开展合作,明确要充分发挥两地毗邻的区位优势,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当分离的机制体制创新,打造成渝主轴跨界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新示范。其中,双方将加快安岳卧佛镇—石羊镇—大足石刻景区旅游快速通道,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共建石刻产业文创园。

  今年4月,资阳市与大足区签订合作协议(王勇摄)

  消息一出,两地市民热议,“安岳石刻要与大足石刻串成一条线了”。

  三个月后,中共资阳市委四届十次全会也指出,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对接成都东进、重庆西扩,加强与毗邻地区合作协作,加快建设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而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化,好消息也不断传来。11月19日,资阳市委宣传部考察组到大足区考察交流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双方就拟定《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座谈讨论。

  大足石刻

  会议指出,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推动两地战略位势和发展能级提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力支撑;有利于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区域文化旅游市场、供给一体化和产业特色化;有利于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建设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典范。资阳、大足将坚持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合力打造“一区一园两地”,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前双方对这个总体方案都比较认可,即将对外发布。”张泽淼表示,资阳将进一步增添措施,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助力巴蜀文旅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