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5月19日下午,首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重庆江津—成都青白江货运专线)平稳驶入成都青白江区城厢站。班列的开通,填补了成渝两地直达货运班列的空白,也可望创造国内新开通城际货运专线开行频率的新纪录。

  如同刚刚开通就满负荷运转的货运班列,两年多来,坚决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重庆向西,四川向东,川渝两地要素加快流动,产业加快交融。

  根据今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较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占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5%和30.8%。

  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刚刚结束的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共唱“双城记”

  “统一谋划”“共同实施”等成为高频词,平均不到3天川渝就有一个合作协议签署

  “下面,请合川区通报一周降雨预报情况。”6月6日上午,嘉陵江流域每周例行防汛调度会上,出现了来自重庆的干部。

  期待多年的嘉陵江防汛一体化梦想成真!此前,川渝陆续签订一系列防灾减灾战略协议,跨区域水利工程调度共同防汛是内容之一。

  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行动。“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成为两地间的高频词。

  协调有机制。2020年上半年起,川渝形成多层级合作机制,两地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出台重大文件。两地201名党政干部互派挂职。迄今,党政联席会议已举办4次,每次会议,都致力于解决深化合作的重大问题、研究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

  2022年5月31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次日,省委书记王晓晖旋即带领刚刚当选的省委常委班子,专题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落实的工作举措。

  一个认识更加清晰: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一项项规划,加速落地——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联合实施方案相继印发。作为“施工图”,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联合印发《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细化提出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了两省市责任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共同起草、向上申报或出台的规划达30余个。

  在基层,两年多来,川渝两地各部门、各市州区县、各领域共签署合作协议300多个,数量之多、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均前所未有。

  合作带来高效率!一个例子具有代表性:连接成渝两地的高铁线路成达万高铁,从2020年1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可研报告到破土动工,只用了40天。

  打出“组合拳”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前5个月,公司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6月6日,端午节假期后第一天,自贡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传来喜讯。该公司成功跻身国内前三的密码,是在川渝共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背景下,与重庆綦江区企业成功牵手,在缩短零部件采购半径的基础上实现了成本大幅下降。

  机遇当前,唯有实干巧干,才能不负使命、乘势而上。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加强体制机制集成创新,不断把更多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乃至“实景图”。

  交通“先行官”加速快跑。今年前5个月,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工151个,完成投资4149.2亿元。其中,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开工38个,共完成投资1826亿元以上。迄今,建成及在建的川渝省级高速公路已达20条,渝昆、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将进一步支撑起“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产业“新势力”异军突起。两年来,两省市明确共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汽车产值约7000亿元、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

  发展“新动能”不断注入。聚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8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已批复设立。2020年,川渝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利化准入。随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集中开工,天府实验室启动建设。去年,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正式获批……

  生态“组合拳”密集打出。2020年至今,川渝共同签订10个方面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完成嘉陵江流域保护省级立法。2021年12月14日,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这是全国首个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跑出“加速度”

  变化实实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6月6日,拿到办结清单,四川燕赵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李虹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进入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到办税完成,前后不到10分钟。

  快捷的原因是,作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川渝高竹新区率先实现了725项税收等政策标准统一。

  个人体验变化,是宏大叙事的具体折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两年多来,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川渝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双城生活更便捷。2020年,成都与重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提质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实现成渝之间1小时通达。目前,每天平均有30.5对“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

  民生事项更暖心。两年多来,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异地就医实现“即时办”。迄今,川渝联合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先后推出3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理事项超900万件。

  市场活力更澎湃。伴随着一扇扇“玻璃门”“旋转门”被拆除,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从2020年初至今,已有1.28万个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异地兴办企业。